
陳大娘家的供熱溫度。
東北網10月16日訊 10月15日,牡丹江市供熱第一天,外面的天氣是艷陽高照、秋高氣爽,居民家裡是不是也跟外面一樣,暖意融融呢?供熱當天,記者分別走訪了橋南和橋北的供熱用戶家中,聽他們嘮嘮當天供熱情況。
分戶改造供熱效果良好
記者首先來到牡丹江熱電有限公司負責供熱的區域。市民徐先生家住長安街東小二條路東安區政府2號樓1單元201室,記者剛走進樓道,就感受到了一股暖意,進了家門,看到徐先生上身只穿了一件棉線襯衣。見到記者來,第一句話就說:『這要是以前,哪敢穿這麼少的衣服。』據徐先生說,前兩年家裡的溫度實在不敢恭維,兩個臥室到了冬天基本就閑置起來,屋內冷得不敢住人,唯一暖和點兒的是客廳,能有十四五度,再買個電暖風,也就維持18度左右。冬天客廳是他們在室內活動的唯一場所,吃飯、睡覺、看電視全在客廳,屋裡穿著棉襖、棉褲都冷。『現在這個電暖風可以不用啦!』徐先生高興地說,今年在供熱期提前兩天就供熱了,並且屋內溫度在22度左右,這跟以前相比,真是天壤之別。今年冬天我家這電暖風,終於可以『退休』啦。
今年居民家裡怎麼突然暖和起來了?徐先生的鄰居,家住4單元302室的陳大娘給出了答案。『這分戶改造以後太好了。』陳大娘說,她家的房子有100多平方米,房子大,再加上靠著冷山,在沒有分戶改造以前,每到冬天,她和老伴都不知道怎麼熬過來的。兒女們因為嫌屋裡冷,都不願意回來,即使是春節,也就吃頓年夜飯就走,不在家裡住,並且一回來就都先找衣服穿。陳大娘說,去年的時候,供熱部門對這個樓進行了分戶改造,今年冬天剛一給氣,效果就非常明顯,屋內溫度能達到23度左右,再加上前幾年在臥室加了一片暖氣片,即使房子是冷山,也根本不影響室內溫度。『分戶以後,就是好啊。』采訪中,陳大娘一直重復著這句話。
據牡丹江熱電有限公司東安供熱公司牡丹所程所長介紹,東安區政府2號樓是一個老樓,之前的供熱管線年代久遠,很多地段都出現腐蝕泄漏,致使熱量流失,不但影響供熱,也浪費資源,並且還有個別用戶私自改動管線,造成管道堵塞。三年前,這個樓就被列入改造之中,但是有個別居民不理解,也不同意改造,直到今年7月份,對小區供熱管線進行了改造,這暖氣熱了,居民也就自然理解了。
只要家裡暖乎用戶就滿意了
當日上午,記者又來到由佳日熱電有限公司負責供熱的用戶家中,看看此時他們家中的實際情況。記者來到位於東新榮街上的美麗新區304號樓4單元的楊先生家,剛剛進入室內,一股熱氣就撲面而來,記者的眼鏡上也迅速出現了一層霜。在楊先生的熱情招呼下,大家來到陽光明媚的客廳坐下,『現在家裡這溫度呆著還是挺舒服的』。楊先生說,他家是老住戶了,去年和今年小區都提前供熱了,這讓他挺高興的,而更讓他感到欣慰的是,以前樓裡供熱的壓力上不來,供熱受到影響,大家向供熱單位反映情況後,馬上就有工作人員來給處理。『供熱期間出點小問題都可以理解,只要及時處理就好』。由於不做長時間的停留,在室內期間,記者沒有脫掉外套,等到離開楊先生家時,記者的身上已經有些出汗……
在北安路附近靜河小區8號樓2單元的郭女士家,前來開門的她上身只穿了一件薄絨衣。『以前,小區都是按期供熱,沒想到今年提前供熱了。』郭女士介紹,平時只有年過八旬的老母親在家,兩三天前,母親聽說小區提前供熱了,就回家查看自家的暖氣,可暖氣卻是冰冰涼,這讓老人挺著急的。『老年人比較怕涼、怕凍。』第二天,郭女士就向供熱單位反映了問題,不多時就有工作人員上門查看,原來家裡的暖氣片出現氣堵,經過處理,暖氣很快就熱了起來。
『現在家裡熱熱乎乎的,老人呆著也高興。』郭女士一邊摸著暖氣片,一邊笑著說。
希望天氣寒冷時也能達標
當日上午9點30分,記者跟隨華電能源牡丹江第二發電廠熱力公司工作人員來到位於愛民區興平路上的中山家園小區換熱站,還沒進入換熱站,就能聽到機器運轉的轟鳴聲,而一進入換熱站,明顯感覺暖和很多,記者摸了摸管道,發現都是熱乎的。
工作人員張傳忠告訴記者,他們每天都要查看設備運行情況,他指著面前的控制櫃說,『別小看這些控制櫃,這相當於整個換熱站的中樞系統,所有設備的運行情況,都可以通過這些控制櫃了解其情況。』記者看到,在這個控制櫃上,標有室外溫度、進水溫度、回水溫度等。
『我們家已經有熱乎氣了!』上午10點,在該小區33號樓的羅先生家中,他笑著說,前兩天在家還得穿棉襖,晚上蓋一床棉被。現在穿一件保暖內衣,晚上蓋一床薄被就可以了,室溫能夠達到22℃左右。記者進入羅先生家,感覺屋裡很暖和,記者用手摸了摸暖氣入戶處,發現其已經是溫乎的了,用溫度計測量了一下室室溫,22攝氏度。『現在屋外還不算太冷,屋內有點兒暖氣,就感覺暖和不少。』羅先生告訴記者,從14日開始就感覺到屋裡不像以前那麼冷了,有了溫度。
當天中午11點30分,記者又跟隨工作人員來到陽明四路安康小區3號樓吳女士家中,『前幾天供熱單位還在小區施工,維修管道,我還擔心家裡不能及時供熱呢!』吳女士告訴記者,今天早上6點鍾左右,她摸了摸自家的暖氣,發現暖氣溫乎了不少,應該是給氣了!吳女士說,供暖第一天,已經感覺溫度明顯上昇,恰逢室外溫度不低,供熱也不必太熱,此時這樣的溫度還可以接受。她希望天氣真正寒冷後,供熱能達到標准,保證居民正常供暖。
從供熱第一天走訪情況來看,居民家中室內溫度上昇明顯,大家都表示,希望天氣真正寒冷後,供熱也能一直達到標准,讓百姓過個溫暖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