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1日訊 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蘭心志願者服務隊成立於2007年,10年來,有近萬名畢業生和在校生,秉承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參與到各類志願服務工作當中。
學校志願服務工作實現了常態化和項目化,有幫扶『三無』和『空巢』老人的『入戶伴夕陽』志願服務項目,有到乾休所和養老院定期演出陪伴慰問的志願服務項目,有關愛留守兒童和農民工子弟的『春雨行動』志願服務項目,有關愛特殊兒童的『星星伴我同行』志願服務項目,還有和牡丹江市博物館和烈士紀念館合作的『傳承革命精神、學習家鄉文化』的義務講解員志願服務項目,有『綠色節能·愛我家鄉』的環境維護志願服務項目。
通過參與『入戶伴夕陽』和『春雨行動』等這些志願服務項目,釋放了學生人性中善的因子,把愛帶到了弱勢群體的心中,為他們乾涸的心靈注入了一股清甜的溪流。
入戶伴夕陽 老人心綻放
蘭心志願者助老服務隊成立於2014年3月,成立之初,共幫扶10戶『三無』和『空巢』老人。其中有的老人丈夫和兒子都遭受意外離世、無親無故,獨自住在曙光新城廉租房內,靠民政局救濟和社區助老員的幫扶度日;有的老人夫妻倆在晚年因車禍失去了獨生子女,年近9旬,寂寥的生活讓晚年光景淒涼無比;有的老人家境貧困,身患重病,兒女遠在他鄉照看不及;有的老人雙目患重度白內障,幾近雙目失明,無人照顧不得不跌跌撞撞操持生活……這些老人買米、面、油等重物都困難重重,甚至連每月去銀行取退休金或困難補助都得求助他人。
初次走訪10戶老人時,黑龍江幼專的志願者老師和同學們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眼眶一次次被心酸的淚水充盈,大家平時親情環繞、衣食富足,沒想到還有這樣一個讓人心疼的群體。志願者們約定,一定要每周都抽出空閑時間,去這些可憐的老人家中陪伴和照料生活起居,讓辛苦操勞一生的老人們晚年能夠得到慰藉,哪怕是讓他們皺紋橫生的面龐能夠展露一絲笑容,也能讓大家過幸福生活時更加心安理得一些,更加坦然從容一些。
志願者中有個女孩,是學前教育系14級的學生,叫做曹雨萌,她因父母離異,從小跟隨爺爺奶奶生活,在校期間爺爺因病突然離世,這給曹雨萌帶來了沈重的打擊。在『入戶伴夕陽』助老活動中,她見到這些老人想起了已故的爺爺和遠在家鄉的奶奶,淚如雨下。她所在系部的幫扶對象是雙目失明的退休老教師李奶奶,李奶奶年近8旬,丈夫離世,兒女在外地工作,只有春節纔能回來看看母親。學前教育系時任團總支書記的張昕月老師帶領志願者們每周都去李奶奶家看望,檢查糧油等日用是否充足,大家還給李奶奶的冰箱裡買好各種餡的速凍水餃,幫李奶奶家打掃衛生,陪李奶奶聊天散步。李奶奶說:『每天最盼望的就是張昕月老師的電話,因為電話裡都是志願者們要到來的消息。』聽到這樣的話語,曹雨萌又想起來自己的奶奶,奶奶身邊還有兒女、孫女、孫子照顧,可李奶奶一個人太可憐了。於是,曹雨萌平時只要沒課就去李奶奶家陪伴她,陪著聊天、散步。陽光下,一老一小說說笑笑仿佛是親的祖孫倆,鄰居問起,李奶奶總是驕傲地說:『這是我孫女,在黑幼專上大學呢!』曹雨萌同學在2016年6月就要離校回家頂崗實習了,臨走前,她帶著李奶奶愛吃的點心去告別,李奶奶拉著她的手,強忍淚水,哽咽著叮囑她好好工作,不用總惦記她。曹雨萌雖然畢業了,黑龍江幼專志願者隊伍裡還有很多個曹雨萌,大家接過學姐學長手中助老的接力棒,風雨無阻地堅持在助老的道路上。
關愛留守兒童 送教送希望
2017年6月,黑龍江幼專團委開展『三下鄉』活動,地點是寧安市海浪鎮中心小學。志願者們精心准備了一場文藝演出,還代表學校為98名留守兒童捐贈了新學期學習用品。海浪鎮中心小學簡陋的小舞臺上,沒有專業的燈光效果,甚至連音響都是絲絲拉拉的雜音,然而讓平時多纔多藝、參加諸多演出活動的志願者們出乎意料的是,98名留守兒童對他們的表演報以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門外,窗口擠滿了孩子,面孔緊緊貼在玻璃上擠變了形也不肯離去。活動結束後,孩子們拉著志願者的手不放,一遍一遍地問:『姐姐,你的舞蹈好漂亮,我也喜歡跳舞,可是我沒有錢交學費,你能一直留在這教我們嗎?』『哥哥,你的武術功夫好厲害啊,能不能教教我?』海浪鎮中心小學徐校長介紹說:『這個學校一共有98名留守兒童,都是附近村子裡的孩子,父母出外打工維持生計,他們幾乎都在學校寄宿,一周回一次爺爺家或外公家,所以沒有機會和金錢,像城市裡的孩子一樣,學習藝術類課程,學校也沒有藝術類課程的教師。』
志願者們回來後腦海總是浮現出那一張張黝黑的小臉,和一雙雙亮晶晶的充滿期待的眼睛。寧安市海浪鎮中心小學距離我們學校太遠了,要90分鍾車程,真是很難實現孩子們的心願,這讓志願者們愧疚不已。音樂舞蹈系團總支書記李婉榕告訴志願者們:『留守兒童不僅是海浪鎮中心小學有,我們身邊也有,我們就近去做留守兒童和農民工子弟藝術圓夢的志願服務。』經調查,牡丹江市北安小學400多名學生中有近80%是留守兒童和農民工子弟。於是,李婉榕老師經多方聯系,和北安小學達成合作,每周派出優秀的志願者為孩子們免費上舞蹈課程和美術課程。志願者們在跟孩子們的交流中發現,孩子們都喜歡讀書,於是回到學校在老師和同學中募捐圖書,看到孩子們捧著圖書如飢似渴地閱讀時,志願者們的心舒展開來。志願者們計劃,在今年爭取為孩子們辦一場舞蹈專場演出和一場圖畫作品展覽,為孩子們樹立藝術的自信,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孩子們在藝術的海洋中揚帆起航!
牽手特殊兒童 用愛叩開心扉
有這樣一個群體,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便一直感受孤獨。他們雖然把自己關在封閉的世界,但一樣熱愛生活,渴望藝術,追求完美。走出寂靜的孤獨,遠離陰霾的天空是所有特殊兒童和家長的心願。
特教教研室主任劉建梅是2010年從牡丹江市特殊教育學校作為優秀人纔引進黑龍江幼專的,曾經擔任過牡丹江電視臺新聞聯播手語主播。她在擔任特教老師時,每天接觸特殊兒童,她用一顆媽媽的心對待每一名兒童,得到了這些兒童的接納和依賴。劉建梅老師之所以來到黑龍江幼專,就是因為她覺得一個人的力量實在太小,她在這裡可以培養出更多特教專業的大學生,能夠一起投入到特殊兒童的教育事業中。2012年,黑龍江幼專特教專業初具規模,劉建梅老師建立起一支關愛特殊兒童的志願服務隊,開展關愛特殊兒童的『星星伴我同行』志願服務項目。2013年-2016年間,志願服務隊開展了題為『回歸主流,共享藍天』的特殊兒童早期乾預公益系列活動。活動內容一是定期在牡丹江文化廣場開展特殊兒童早期乾預知識普及與宣傳活動,現場發放傳單並為特殊兒童與家長做現場的諮詢與指導,截止到現在,志願者們已經接受了123名學生及家長的諮詢,並對其進行持續性的指導。二是通過電視臺、牡丹江日報、晨報的報道,征集有康復需求的6歲以內的特殊兒童,免費為其進行康復訓練一年。志願者們通過調查篩選,每年選出2名符合康復條件的進行康復訓練與家庭康復指導,前期認真設計康復方案,中期記錄康復活動,後期總結康復成果。經過志願者們的努力,孩子們在語言認知、社會交往和情緒行為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活動得到了黑龍江省電視臺、牡丹江電視臺、牡丹江日報、晨報的宣傳和報道。三是持續性地開展定期家庭康復訓練講座,建立網上交流平臺,及時地解決家長在家庭康復實施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黑龍江幼專特教專業的志願者們將利用專業特長,一直堅持將關愛特殊兒童志願公益活動進行下去。他們相信,星火燎原,在他們的帶動下一定會有更多的人用更專業的方式方法叩開這些特殊兒童的心門,走進他們世界,把愛化作縷縷陽光,化作涓涓清源,幫助他們回歸主流社會。
做一件好事容易,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黑龍江幼專的志願者們做的事並不是多麼轟轟烈烈,也沒有多麼艱難困苦,但是難得的是這一份堅持,志願服務不是一時興起做一次善事,每月每周堅持纔能春風化雨,纔能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細、做小、做實。正是因為這份堅持,黑龍江幼專的志願服務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得到了上級部門的肯定和鼓勵。
『入戶伴夕陽』和關愛留守兒童和農民工子弟志願服務項目被推薦為『全市優秀志願服務項目』,蘭心志願者服務隊先後被評為『全省優秀志願者服務隊』、『全市優秀志願者服務隊』,獲全省『百萬志願者進社區活動優秀組織獎』。五人被推薦為『全省優秀志願者』,五人被推薦為『全市優秀志願者』。一年來,黑龍江幼專志願服務指數一直在全省高校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