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23日訊 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近年來,我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財政等公共資金配置使用向民生領域傾斜。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一詞多次出現,明確提出『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對此,我省黨代表格外關注,結合自身工作熱烈討論、獻計獻策。
打牢教育基礎培養創新型人纔
『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楊寶峰代表傾聽報告後激動不已,引用了這句詩來表達此刻的心情。作為一名醫藥衛生教育工作者,楊寶峰為我國教育的發展感到振奮,他說,這是一個催人奮進的時代,黨和國家非常重視教育發展,特別是近五年來,給予教育極大的關注,在教育、科技、人纔方面出臺了許多政策。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廣大教育工作者要踐行報告提出的科教興國戰略、人纔強國戰略,重視老中青相結合的人纔培養,培養創新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纔,為國家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楊德森代表也深有同感。他說,通過教育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纔,創造更先進的科技成果,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命光榮而偉大,號角聲聲催人奮進。要按照報告中關於『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要求,堅定使命擔當,積極推進『雙一流』建設,把創新落實到人纔培養的方方面面,貫穿人纔培養的全過程。
從事農村教育工作的仲威平代表,對近五年來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感到很欣慰。她說,今後將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和思維,讓他們在良好環境下成長成纔。
注重醫養結合
築牢健康安全屏障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做了整段闡述,可見其重要性。
報告中提到,『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這讓易連軍代表十分振奮,因為她從事的正是養老護理事業,對國家養老方面的政策極為關注。
易連軍代表是齊齊哈爾市建華區誠信失能老人護理院院長,2003年開辦護理院,至今已為760餘位失能老人服務。她說,『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非常熱愛護理事業,覺得自己有責任、有能力為失能老人解決病痛,幫助老人度過人生最艱難的階段。』易連軍代表表示,要向身邊及更多的人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發揮黨代表先進作用,用愛心、汗水和精湛的護理技術,照顧好更多失能老人,為加快養老事業、建設健康中國做出新貢獻。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楊寶峰代表對健康中國戰略產生共鳴。他說,看病難、看病貴是百姓非常關注的問題。在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決策部署下,近幾年各方做了大量相關工作,藥品零差價銷售、醫院大型醫用設備檢查費下調,給百姓帶來福音。但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還很高,要在這方面注意預防,應該從娃娃抓起提高健康意識,注重生活起居和飲食方式,加強身體鍛煉,提高中華民族的健康素質。醫療工作者要有使命擔當,為龍江百姓提供更加優質周到的醫療服務。
堅持多措並舉織密民生保障網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姜馳代表作為富錦市硯山鎮福祥村黨支部書記,對扶貧工作傾注了大量心血。她說,近年來,國家對『三農』工作高度重視,關心農民的切身利益,農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整體素質日益增強。國家提出的『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為脫貧攻堅指明了方向,在脫貧致富路上要嚴格遵循。
姜馳代表所在的福祥村早在2014年就已經實現脫貧,但她並沒有閑下來,繼續帶領著廣大農戶忙碌奔波著。如今,村裡各家各戶的用電和自來水都是免費的,由村集體統一支付,住房的磚瓦率達到了100%。農戶通過與合作社共同發展,人均年收入增長到了5000至7000元,遠遠高於3146元的貧困識別線。通過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村裡修建了筆直的道路和完備的排水溝槽,這些都是民生不斷改善的生動體現。
『有錢就得花在刀刃上,為百姓謀實惠,這樣老百姓纔能擁護。』姜馳代表朴實的語言一針見血。她建議,要堅持多措並舉,大力發展產業扶貧,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荀笑紅代表是哈爾濱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顧鄉排水公司清掏班班長,也是所屬集團黨員服務隊的隊長,老百姓稱她們為『城市血脈的清道夫』。她表示,要把百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和為民情懷,全身心投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