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擘畫宏偉藍圖激發奮進力量 黑龍江省各界乾部群眾學習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
2017-10-26 07:19: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0月26日訊 十九大閉幕後,我省廣大乾部群眾紛紛表示,十九大的勝利召開令大家歡欣鼓舞,倍感振奮。在今後的工作中,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並用來指導實踐,在宏偉藍圖的指引下,擼起袖子加油乾,推動新時代邁向新輝煌。

  25日,黑龍江省軍區官兵集中收看了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電視直播,官兵們備受鼓舞,表示一定要當好讓黨和人民放心的北疆衛士。呂衍海 邵國良 攝

  鶴崗市雙創辦主任王海晶: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解決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作為轉型中的資源型城市,鶴崗市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力度持續加大,尤其是剛剛投資一千餘萬元打造了雙創聯盟孵化器航母。今後,市雙創聯盟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針對鶴崗市中小微企業的需求,在品牌打造、金融加速、成果轉化、項目對接、專家輔導培訓等方面,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幫助中小微企業快速成長起來。

  大興安嶺職業學院教授金長友: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這為全人類共同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美好未來指引了方向。建設生態文明,需要努力以創新而非資源驅動的新型增長,實現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這兩年大興安嶺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天藍、水清、空氣好,人們看到的野生動物也越來越多。黨的十八大以來,大興安嶺充分利用綠水青山和冰天雪地的優勢,創新實施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堅決守住生態紅線,全面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走出了一條全新的振興轉型發展之路,使生態和經濟得到雙恢復,走上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之路。

  哈拉海農場谷潤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呂慶偉:十九大報告指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雖然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種植戶,但反復琢磨這句話,卻讓我有種莫名的自豪感和責任感,更有一種幸福感。這幾年我從事有機水稻種植,也摸索出了自己的種植『門道』。2015年開始,我建立110畝有機水稻種植基地,通過羊糞做肥料、利用鴨子除草,並建立雲端實時監控進行種植。去年又帶動了4名農戶,將有機水稻種植面積擴大至1100畝。學習十九大報告,我們在農業發展的道路上更有信心、更有動力了。我和社員都商量好了,明年我們要在網上宣傳推廣,把消費者帶到我們農場進行體驗,讓消費者實實在在參與我們種植過程,讓消費者吃的放心,買的舒心。

  黑河市環保局生態建設辦公室主任孫學軍: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黑河最大的品牌、最大的優勢、最大的福利就是綠色生態。生態發展,綠色崛起,一直是黑河的發展理念。作為從事環保工作的乾部,我們將像愛惜生命一樣愛惜生態環境,圍繞『天藍、地綠、水清』的目標,大力推進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加大自然保護區監管力度,守護好黑河的綠水青山,為子孫後代留下『金山銀山』,做到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雙鴨山市文物管理局研究員王學良:十九大報告提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報告提到了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傳承的內容,這讓我備受鼓舞,也感到責任艱巨。雙鴨山作為我省文物厚集之地,正在進行饒河縣小南山遺址考古發掘工作。這個距今大約9000年的大規模史前墓地,發掘出的隨葬玉器,是我國乃至東亞地區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一批玉器,它的出現有可能改寫黑龍江古代文明史。作為一名文物系統工作人員,有責任在傳統文化領域做好挖掘、弘揚工作,也更應該肩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守護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彭佳麗

【專題】十九大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