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
黃建盛
十九大的成果是多方面的,十九大的精神集中體現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中。報告舉旗定向、思想深邃,氣勢恢宏、振奮人心,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是我們進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談幾點初步學習體會。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在十八大以來治國理政的實踐中,習近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涵蓋了治黨治國治軍的全領域,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又一次歷史性飛躍,必將指引我們實現『強起來』的宏偉目標。
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一道,確立為黨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是黨的理論創新的必然要求,是十九大的最大成果。
二、十八大5年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了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五年來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這些成就,我們都有目共睹、親身體驗,直觀的感受:一是國家更加富強了。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國際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昇。二是人民更加幸福了。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醫保、社保基本全覆蓋,人民群眾的獲得感顯著增強,幸福感實實在在。三是黨更加堅強了。從嚴治黨克服『寬松軟』,走向『嚴緊硬』,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重大變化
新時代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重大變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關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從1956年黨的八大一直到十九大前的表述都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現在來看,矛盾的兩個方面都發生了根本變化。從人民群眾的需求來看,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已經實現了歷史性跨越,老百姓的需求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從社會生產力看,我國GDP達到80萬億元,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不少領域的發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這種情況下,如果再講『落後的社會生產』,顯然已經不符合實際情況。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重大變化的判斷十分准確、非常客觀。
四、『兩步走』戰略振奮人心
1987年黨的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戰略,1997年十五大提出了『新三步走』戰略。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提出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到2035年提前1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兩步走』戰略。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往開來的歷史擔當、高瞻遠矚的戰略思維,展現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光明前景。
五、習近平總書記是全黨擁護、人民愛戴、當之無愧的黨的領袖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力挽狂瀾、勵精圖治,僅用5年時間,黨的作風建設根本好轉,不敢腐的氛圍形成,巡視利劍作用充分發揮,黨內法規更加完善,解決了人心向背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關鍵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軍隊、挽救了國家。習近平總書記是全黨擁護、人民愛戴、當之無愧的領袖,對習近平總書記,我們一定要做到政治上堅決維護、思想上高度信賴、情感上深刻認同、組織上自覺服從、行動上始終緊跟。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還對政協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要加強學習、深刻領會,認真貫徹落實,做到學懂、弄通、做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