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3日訊 56歲肺纖維化末期患者樊玉珍生命垂危,不手術預期壽命不超半年。去年11月12日,大慶龍南醫院對其成功完成了我省首例跨省器官捐獻DBD肺移植手術,樊玉珍也因此成為我省異體肺移植第一人。
如今,樊玉珍『周歲』了。她的狀態如何?

醫護人員給樊玉珍慶生。
重生後第一個生日
11月12日,是樊玉珍換肺後一周年的日子,也是她的『生日』。
『手術讓我重生,我的生日就改在手術這天了。』當日,大慶龍南醫院肺移植團隊部分醫護人員,手捧蛋糕走進樊玉珍家為她慶生。樊玉珍家裡布置一新,女兒特別制作了VCR,記錄著她從入院手術到康復出院每個值得紀念的節點;愛人李寶昇拿出乒乓球拍送給了她,告訴她今後會陪她一起鍛煉;醫護人員點燃了蠟燭,唱起了生日歌,樊玉珍笑著笑著就流下了眼淚,『每天早上,當我睜開眼睛看到陽光,我都會想起你們。』
『一年前的一幕仿佛就在眼前,身體恢復了,生活美滿了,這就是我們最想看到的。』龍南醫院副院長李永剛說這些時也流下了眼淚。

樊玉珍逛超市。
逛街鍛煉生活如初
『住院那會兒,我瘦得就剩60多斤,現在90多斤了。』如今的樊玉珍氣色紅潤,一頓能吃一碗米飯。
每天清晨起床梳洗打扮,吃過早飯後,樊玉珍都會在屋裡走2000步,做100次高抬腿,之後做150下擴胸運動,拿啞鈴再做500下擴胸運動,中午和晚上還會再走2000步。
『每天光在屋子裡就得走七八千步,還不算到外面走的。』在這一年時間裡,樊玉珍每天都會按照醫囑重復做著這些鍛煉。對於她來說,每次抬手、邁步都是快樂的,這是生命重生的賜予。
『一年前我只能平躺在床上,每天靠鼻導管吸氧呼吸,當時沒想到自己還可以像今天這樣活蹦亂跳。』樊玉珍沒事時,就會把出院時醫護人員送她的DIY相冊拿出來翻看,那裡記載著重生的足跡,現在的她倍加珍惜擁有的分秒。
每天,丈夫給樊玉珍精心准備完早餐,再准備好午餐,千叮嚀萬囑咐後纔會去上班。『我想去廚房,可他不讓。』樊玉珍滿臉幸福,說吃飽後一再央求丈夫,纔允許她做些簡單的家務,比如擦擦櫃子上的灰。不過趁丈夫不在家,她會偷偷拖地、洗衣服。天氣好的時候,樊玉珍會騎上電動車去超市買菜,也會坐公交車到處逛街。每逢節假日,姑娘、姑爺回來,一家人就去大慶周邊游玩。
重生的美好,在生活如初的簡單快樂裡,在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笑聲裡。
移植肺功能恢復很好
『通過檢查,患者右側移植肺功能恢復很好。』樊玉珍出院後,因為需要終身服用抗排異反應藥,醫院派心胸外科副主任張義棟專門負責預後管理。根據樊玉珍身體指標,張義棟隨時對飲食、用藥、康復等情況進行指導,提醒其定期復查。因為是首例,沒有現成經驗可借鑒,張義棟常常研讀文獻資料到深夜。一個月前,樊玉珍突然發燒,入院當天張義棟整晚沒有睡,一直在觀測身體指標,直到用了抗炎藥後樊玉珍康復。
『患者經過一年康復情況較好,今後會繼續全程跟蹤。』龍南醫院副院長李永剛說,他們會一直陪伴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