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省工商局推動誠信龍江建設不斷向前發展
2017-11-17 08:58:03 來源:東北網  作者:周秘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1月17日訊(記者 周秘) 黨的十九大提出,推進誠信建設和志願服務制度化,強化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奉獻意識。近年來,黑龍江省工商局以信用監管綜合執法為紐帶,把信用管理和市場監管職能有機融合,充分發揮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對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構建協同共治市場監管機制的引領、牽動和支橕作用,聚焦重點、紮實工作,推動誠信龍江建設不斷向前發展。

  以提昇政府公信力為具體抓手,加快推進政務誠信建設

  政務誠信建設要重點解決政府部門不依法行政、政務信息公開不夠、不守信踐諾、政務失信記錄不健全等問題。省工商局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從實際出發,以整治政府失信行為、推進政務信息公開和健全公務員誠信記錄三個方面為突破口推動政務誠信建設。

  牽頭開展政府機構失信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維護政府誠信形象。省政府專門召開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暨政府機構失信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進行部署。省工商局會同省法院聯合開展全省政府機構失信問題專項治理,各市(地)采取專題會議、深入一線督查等舉措強力推進落實。截至8月末,黑龍江省275條政府機構失信信息全部撤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完成『清零』任務;牽頭開展『雙公示』工作,提高行政管理透明度。從去年起,黑龍江省全面推行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信用信息7日內上網公示制度。依托省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建設信息填報系統,實現全省縣級以上政府部門『雙公示』信息統一歸集和公示。截至8月末,全省共歸集『雙公示』信息58.9萬條,其中,行政許可信息51.7萬條,行政處罰信息7.2萬條。『雙公示』數據已全部上傳『信用中國』網站和國家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經國家發改委評估,黑龍江省『雙公示』工作得分在全國處於前列;統籌推進公務員誠信建設,提昇公務員信用意識。會同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積極推進公務員誠信檔案和誠信平臺建設,制定了《黑龍江省公務員誠信建設工作推進計劃》;逐步整合組織、紀檢、人社、司法、金融、稅務、教育等相關部門掌握的各類公務員信用信息,形成較為完備的公務員誠信檔案。

  以構建信用監管新機制為具體抓手,加快推進商務誠信建設

  商務誠信建設要重點解決市場主體信用記錄缺失、失信成本偏低、破壞市場秩序、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等問題。省工商局以抓好統一平臺建設、信用信息歸集應用和失信聯合懲戒為著力點,加快推進商務誠信建設。

  牽頭建設省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實現涉企信息統一歸集公示。充分發揮黑龍江省工商部門承擔信用管理和市場監管職能的優勢,集約利用信用信息平臺和工商業務系統的信息資源和設施設備,將國家發改委主導的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工商總局主導的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全國一張網』統籌規劃,建設全省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截至目前,平臺已歸集全省200餘萬戶市場主體、1.4萬個社會組織、70餘萬名重點領域職業人員等信用信息7900餘萬條。向上實現了與國家平臺對接,推送3100餘萬條信用信息。在省內建立了覆蓋縣級以上政府部門的信用信息歸集系統和協同監管系統。平臺信息通過『信用黑龍江』網站、微信平臺和移動客戶端為社會用戶提供查詢服務,月查詢量達240萬次;牽頭推進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轉換,使市場主體具有唯一身份標識。按照國家《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建設總體方案》要求,利用工商、質監、國稅、地稅、人社、統計等部門數據在線實時交換的有利條件,在全國率先完成了企業存量代碼轉換工作,轉換率達100%,並全部上傳國家平臺。全省個體工商戶存量代碼信息也將於年底前全部轉換完畢。通過實施代碼轉換,使市場主體有了唯一標識,為推動事中事後監管、實現信用信息應用奠定堅實技術基礎;統籌推進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誠信建設,實現跨地區跨部門信用獎懲聯動。通過各市地各部門積極推進,初步建立起各領域各行業市場主體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在市場監管領域,制定印發了《黑龍江省失信企業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合作事項目錄》,對7.2萬戶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企業和2.6萬戶『黑名單』企業實施聯合懲戒。尤其是在對失信被執行人任職限制上,已將法院傳遞的失信被執行人信息錄入工商綜合業務系統,並在辦理登記業務時自動進行提示。截至9月1日,全省各級工商機關對失信被執行人實行不得擔任企業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經理任職限制3192人次。在稅務領域,省國稅局、省地稅局聯合多部門簽署了《關於對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對65戶重大稅收違法企業實施聯合懲戒。在商貿流通領域,省商務廳制定了《實施『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試行辦法》,對1戶失信企業實施懲戒。在安全生產領域,省安監局落實國家《關於對安全生產領域失信生產經營單位及其有關人員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對5個失信生產經營單位實施聯合懲戒。在交通運輸領域,省交通廳制定了《關於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行業誠信建設的實施意見》,開展行業信用評價。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實現公共資源平臺與省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對接,已在線調取信用信息1400批次。在政府采購領域,省財政廳累計對1807戶政府采購供應商組織了信用評價。在懲治『老賴』方面,省法院等32個部門聯合簽署備忘錄,將22.7萬主體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實施失信懲戒。哈爾濱市委、市政府也出臺了《關於加強對房地產開發建設單位及其相關人員失信懲戒的意見》,對51個被列入房地產開發失信黑名單的企業實施失信聯合懲戒。

  以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為具體抓手,加快推動社會誠信建設

  社會誠信建設要重點解決社會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偏低、個人誠信記錄不完整、主體權益保護機制缺失等問題。我省重點圍繞加強社會成員信用記錄建設和誠信自律推動社會誠信建設。

  牽頭推進重點人群信用信息歸集,使信用獎懲措施落實到人。認真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工作方案》,開展重點職業人群信用信息歸集工作。目前已歸集企業法定代表人及相關責任人、律師、醫師、職業藥師、導游員、評估師、志願者等10餘類重點職業人群信息470餘萬條,並已全部納入省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組織開展誠信建設專項行動,強化重點領域信用保障。按照省政府部署,聚焦綠色有機生態食品、旅游健康養老等我省優勢發展領域以及擾亂成品油市場秩序、發布虛假違法廣告等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社會反映強烈的違法違規行為,開展誠信建設專項行動。切實提高重點領域誠信建設水平;開展誠信宣傳教育活動,營造良好社會誠信氛圍。通過『信用中國』網站開展了『信用黑龍江周』主題宣傳。組織開展『市長談信用』征文、『3.15消費者維權日』、『信用記錄關愛日』、『誠信興商宣傳月』等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誠信主題宣傳,營造了良好誠信氛圍。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