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龍江綠"譽滿江南 黑龍江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五次南下推介收獲滿滿
2017-11-21 08:08: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志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1月21日訊 初冬羊城,依舊繁花似錦,氣候宜人。16日至19日,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優質農產品(廣州)推介會上,來自我省的各類優質、綠色農產品又一次火爆全場,現場銷售額近百萬元,簽約及意向性協議6.18億元。

  此次推介會是繼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四地之後,我省優質農產品又一次集中下江南。經過『五下江南』的歷練,我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已經能夠嫻熟運用品牌展示、現場推介、營銷體驗和渠道建立等方式進行自我『營銷』,推介會變成了我省『新農民』的秀場。

  展會助力樹立品牌

  展會上,中國大米50強企業黑龍江省和糧農業有限公司的『溢田』品牌大米格外受青睞,短短4天累計銷售近20噸。和糧農業運營部副總經理石紅告訴記者,與漂亮的銷售數據相比,公司更看重消費者對『溢田』品牌的認可。她說,和糧農業近年來通過電商、直營店等渠道的建設,『銷』的渠道已經初步打開,但是品牌『營』的理念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此次展會他們帶來了很多特價產品和試用裝,想讓廣州消費者通過親身體驗了解認知『溢田』品牌。

  另一家知名企業哈爾濱冰城牧業有限公司此次帶來了主打產品森林溜達雞。總經理介紹說,我省農產品質優價廉,對南方消費者有很大的吸引力,但靠企業自身難以打開南方市場,更別說讓本地品牌走出去。此次廣州展會,他們的產品不僅得到了展銷的機會,還進駐到了廣州黑龍江優質農產品物流集散交易中心,解決了他們在廣州沒有銷售點的問題,提高了品牌在廣州的知名度。

  我省各類農業經營主體在『五下江南』中,逐步認識到市場競爭不僅是有形產品的競爭,更是無形的口碑和品牌的競爭。各農業經營主體更加注重農產品品牌創建和經營,靠打造品牌開拓市場。目前,全省獲中國馳名、省著名商標農產品已達497個,其中『五常大米』品牌價值達639億元,位列地標產品全國第五、大米類全國第一。

  觀念轉變定位更准

  推介會第一天,悅來頤和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營銷負責人王愛婷像往屆展會一樣,擺好展品以後,開始『巡館』。五次推介會場場不落的她告訴記者,了解市場,看看同類產品的包裝和品質,學習其他展商好的營銷方式已經成了她參展的習慣。

  在南京展會上初嘗甜頭的品質興安合作社對外經營負責人溫廣龍此次也來到了廣州展會現場,他帶來的毛尖蘑、油豆角絲等產品深受廣州市民青睞。比起第一次參加展會時的『懵』,這次他目標明確——借助展會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通過幾天的接洽,他收獲滿滿,主動接洽合作的有十餘人,其中有兩人已和他敲定了合作。

  自去年上海推介會以來,從長三角賣到珠三角,隨著一個個優秀營銷案例的出現,我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定位更准、參展目的更加明確、營銷能力也顯著增強。省農委副主任李連瑞表示,通過參加展會接觸市場,農民迎合市場需求的意識正在增強,產品也從過去賣原糧向精深加工方向發展,正在逐步做強『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產業鏈,同時也加速了生產型主體向生產經營型主體的轉變。

  以點帶面直營直銷

  在廣州黑龍江優質農產品物流集散交易中心,哈爾濱市寶泰隆現代農業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李鳳蘭一遍遍調整著產品的擺放位置。她告訴記者,雖然成立合作社只有3年多,但已經發展了6個種植基地。為了實現『賣得好』,合作社特意聘請了專業團隊做企劃和包裝,為好產品做足了『內涵』,只待對接市場。『這次農產品物流集散中心落戶廣州,為我們合作社提供了良機,一定會助力我們打開廣州市場。』李鳳蘭興奮地說。

  據了解,在辦展過程中,省農委成功探索出『一個主產市對接一個主銷市、落地一個核心營銷網點、發展一批直營店或代理商』的辦展模式。每次展會都由一個市負責在辦展城市建設一個核心營銷網點,代理全省農產品銷售,並以點帶面,發展一批我省農產品的直營店或代理商,真正打造永不落幕的展會。目前,在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四地建設的黑龍江省優質農產品物流集散交易中心運營狀況良好,已入駐品牌123個,直接銷售金額4.48億元;通過中心形成合約及意向性協議50筆,涉及金額6.57億元。

責任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