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執法人員現場調查 賣肉攤販扔下肉跑了
2017-11-24 10:34:00 來源:大鵬新聞網-牡丹江晨報  作者:方言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執法人員對『問題肉』進行暫扣。

  東北網11月24日訊11月23日,本報對菜園街市場有攤販售賣『牛肉』,市民懷疑這些『牛肉』都是豬肉冒充一事進行了報道。當天早晨,記者隨東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綜合執法大隊和長安工商所的執法人員來到現場進行調查。

  見到執法人員賣肉商販跑了

  當天早晨7點30分,記者隨工商執法人員來到現場,只見小攤前依然紅火,有兩名市民站在攤前欲要購買。執法人員來到攤前,對這些『牛肉』進行查看,發現這些『牛肉』有問題,並不像真正的牛肉,於是出示執法證件,向攤主詢問肉的來源。攤主表示是自家屠宰的,執法人員要求攤主出示相關的檢驗檢疫票據,攤主表示有票據,並稱去車裡去取。可是,攤主走後,執法人員在攤前左等右等就是不見攤主回來。對此,執法人員把肉裝進編織袋內,當即對這些肉進行了暫扣,並貼上了封條。

  『這肉就應該好好查查。』一位逛早市的大爺說,這段時間每次逛早市,都能看到這個肉攤,但是他一次沒有買過,一是因為價格特別便宜,二是看到這肉,感覺不像什麼牛肉。但是他卻看到有很多人來捧場,有些竟然還是回頭客。

  『我就買過她家的肉。』一位五十歲左右的女士說,前段時間買了她家100多元錢的肉,回家吃了以後,感覺味道不怎麼樣,但是因為便宜,今天本來還想買點呢,這下一點胃口都沒有了。還有一位男子也湊上前說:『這事早該管管了,我就是賣豬肉的,這個攤上的肉都是老母豬肉。』

  肉品被暫扣將進一步處理

  憑借多年的執法經驗,執法人員從肉眼來看,疑似這些肉應該是以母豬肉當做牛肉來賣。為了進一步證明自己的判斷,執法人員提取了部分肉樣,來到了牡丹江市畜牧獸醫執法大隊。據市畜牧獸醫執法大隊大隊長王林介紹,目前他們還沒有辦法進行肉類檢驗,但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和《檢疫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如果農民自宰自食的豬、牛、羊、禽是可以的,但是不可以流入市場。如果是進入市場流通環節的,必須經過定點屠宰場屠宰檢疫以後,帶有相關檢疫票據,纔能進入市場流通。

  對此,東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綜合執法大隊吳建波表示,沒有經過相關部門檢驗檢疫的肉品是存有潛在危害的。目前,他們等經營者來工商部門接受處理,如果經營者到工商部門接受處理,他們會了解肉品的進貨來源,追根溯源;否則,他們將對這些有潛在危害的肉類做無害化處理。

  晨報融媒體記者方言攝影報道

  小知識:

  如何鑒別牛肉和母豬肉?

  據介紹,在牛肉造假屢禁不止,豬肉和牛肉雖然經過加工會變的很相像,但還是有辦法區別的,所以消費者不要過度擔心。在購買牛肉時,可以從顏色、氣味、彈性等方面鑒別,真正的牛肉肌肉是呈暗紅色的,肌肉間的脂肪比較多並且呈雪花狀均勻分布,纖維細嫩,而且均勻、有光澤、外表微乾。其氣味非常鮮,富有彈性,用指壓後的凹陷能立即恢復。豬肉的脂肪明顯要少,豬肉有種特有的甜味,和牛肉的膻腥味鮮味截然不同。牛肉的纖維長度較長,肉質結構粗並緊湊;而豬肉的纖維長度較短,肉質結構細並松散。牛羊肉的筋膜比較多,而且筋膜跟肉質連接緊實,豬肉則沒有這一特點。另外,豬肉的脂肪白,牛肉的偏黃,冬季在市場的溫度下豬肉用手捏會變綿軟,牛肉脂肪蠟質狀僵硬。

  但如果老母豬肉加少量牛肉香精來冒充牛肉,從外觀和氣味上很難區分。這時可以用打批火機燒生肉的脂肪部分,通過氣味就很容易鑒別了。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