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訪省曲藝團團長劉彤 繁榮龍江曲藝擔當文化使命
2017-11-26 07:27:1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董盈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1月26日訊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舉旗定向,高屋建瓴,為廣大文藝工作者指明了一條既有機遇挑戰又充滿陽光的大道,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倍感振奮。』說起對十九大報告的體會和日後的工作,省曲藝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劉彤信心滿滿。

  『黨旗鮮艷映日紅,鐮刀斧頭耀眼明。喜慶黨的十九大,高歌頌黨抒豪情。公元一九二一年,南湖游船踏浪行……』劉彤告訴記者,曲藝是『輕騎兵』,在十九大閉幕之際,省曲藝團在最短的時間內創作了關於十九大的快板書。不僅如此,劉彤近來還忙著帶領團裡的演職人員們計劃打造一部現實題材的相聲劇。劉彤說,黨的十九大閉幕後,文藝工作者應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拿起筆來進行創作,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多出精品力作,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劉彤說,省曲藝團這些年走進社區、走進高校、走到基層,為社會各界送去歡聲笑語,演出均是公益性的。相聲百樂會駐場演出從名不見經傳,到現在有時一票難求,始終堅持惠民票價,堅守這塊曲藝陣地。三屆『歡樂的六月』百樂會相聲文化節,開幕式從劇場走向廣場,今年還走進綏化、佳木斯等五個地市。目標只有一個,就是繁榮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十九大報告提出,『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的文藝,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中進行無愧於時代的文藝創造。』今後我們將繼續為人民書寫、為人民謳歌,堅定信心,明確方向,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努力達到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劉彤深有體會地說,曲藝屬於傳統文化范疇,省曲藝團要站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前列。曲藝是我國的傳統藝術,曲藝當中蘊含的很多東西都是中華民族文明歷史所延續下來的,例如評書、大鼓、相聲、快板等藝術形式,從歷史的角度來講都是啟迪、教育人的。

  劉彤表示,在堅定文化自信上,文藝乘風化人,潛移默化。曲藝歷史悠久,加強曲藝創作的同時,改編整理過去那些優秀的曲藝作品、傳統藝術的精品,從中小學生抓起,從大學生看起,讓他們逐漸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曲藝人應有的作用。省曲藝團正在計劃籌排的相聲劇就是歌頌傳統文化的。在劇中揭示我們的曲藝歷史、鼓曲藝人的經歷,一步步不忘初心走到今天,把這種藝術形式繁榮發展下去。我覺得這是值得我們去寫、去演給觀眾的。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繁榮文藝創作,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一,加強現實題材創作,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提昇文藝原創力,推動文藝創新。』劉彤談到,省曲藝團近年來創作推出相聲劇《一只繡花鞋》《抗日大俠》等作品,飽含幽默色彩的同時發人深省。原創能力的加強是我們曲藝團的安身立命之本,在繼承發揚傳統經典的同時,要通過原創留下自己的文化財富。省曲藝團在原創上始終沒有落後,相聲百樂會推出近四年時間裡,弘揚繼承的傳統作品將近280多段,期間相聲演員自己創作的作品近50段。今年團裡還出版了相聲作品集,今年一年全團演員共創作了17段相聲,都是現實題材相聲。我們將有步驟、有規劃地提高曲藝演員的創作能力,要求演員掌握時代背景,創作要接地氣,表現老百姓身邊發生的事,加強現實題材的挖掘和創作,打造具有文化內涵的高水准文藝作品。

  劉彤說,相聲是藝術的瑰寶,相聲也是帶刺的玫瑰,它具有歌頌和諷刺雙重作用。曲藝演員新時代要擔當起文化使命,去歌頌我們這個時代,歌頌現實中的英雄。省曲藝團將努力培養人纔,多出精品,為繁榮黑龍江的文化事業尤其是曲藝事業做出貢獻。

責任編輯:王艷

【專題】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 奮力譜寫中國夢龍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