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昊在七臺河調研時強調
把產業項目建設、創新驅動和新增長領域培育有機結合
不斷激發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 推動煤城轉型發展
東北網11月29日訊 28日,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昊在七臺河市就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部署,培育新增長領域,推動創新創業,加快煤城轉型發展進行調研。
陸昊來到七臺河電商產業園創業空間、桃山創業園、七臺河經濟開發區和高新區科技孵化器,與園區、企業負責人和創業者交流,對七臺河市整合各種資源搭建創新創業平臺,特別是桃山區將閑置12年的近3萬平方米社會資產盤活創辦創業園的做法給予肯定。看到『寶媽』許會群兩年多做微商實現銷售收入幾百萬元,看到龍煤集團轉崗職工何明利創辦國之旅游公司並自建旅游電商平臺,看到濱飛科技、祥民中醫館創業者抓住『大健康』產業發展趨勢開展『互聯網+醫療』、中醫健康醫療服務,看到在深圳創業後回到家鄉的王冬冬創辦雲渲染數據處理業務項目,看到北大博士團隊落戶七臺河研發生產新材料電池項目,陸昊高興地說,區域發展既要看經濟總量,還要看發展活力。廣大群眾憑借自己的知識、技能、吃苦精神,敢於運用新技術、新商業模式在各個領域創新創業、勤勞致富,取得令人尊重的成就,這就是內生動力的釋放,這就是社會的創造力和發展活力。
龍谷農業科技園是由民營煤炭企業負責人轉型創辦的現代農業智能溫室項目,陸昊對煤城企業家把資金轉向發展優質高效農業、迅速佔領市場給予肯定。陸昊來到七臺河新材料產業園的鑫科納米公司、寶泰隆新材料公司,了解石墨烯防腐涂料、電熱轉化膜、導電纖維等石墨烯技術應用產業化情況。他說,有石墨資源不必然有石墨產業,我們要突出精深加工,研究石墨烯產業化的各種技術路線,延長產業鏈,培育這一新增長領域。
當晚,陸昊主持召開座談會,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和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部署,推動七臺河轉型發展與大家進行了交流。他說,煤城轉型本質上是資本和人力資源從傳統煤炭產業流向新優勢產業的過程。當前,我們要在中國經濟出現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大幅提昇、創新驅動蓬勃發展的背景下,重新審視煤城發展優勢,深入思考怎樣激發自身的發展活力。七臺河市不僅有煤炭資源、煤化工產業基礎,還有270多萬畝耕地、260多萬畝林地和良好生態。近年來七臺河市狠抓產業項目建設、創新創業,在電商、微商等新業態、新商業模式與新優勢資源相結合,糧食和農副食品加工,煤炭、石墨等產業鏈延伸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發展勢頭。我們要順勢而為,把產業項目建設、創新驅動和新增長領域培育有機結合,發動群眾轉變觀念,搭建平臺吸引留住人纔,大力推動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與農業、林業、生態等優勢資源結合,提昇企業競爭力,努力形成蓬勃發展局面,加快推動煤城轉型發展,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收入。
省直有關部門和七臺河市負責同志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