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5日訊 五大連池市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精心謀劃,狠抓落實,集中人力、物力優勢全力推進,確保扶貧工作落在實處幫在點上。目前該市11個貧困村,已整村出列7個,建檔立卡貧困戶727戶1420人,已脫貧192戶348人;計劃今明兩年再分別完成兩個貧困村出列,實現全部脫貧。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五市成立由黨政主要領導任組長、35個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在黑河市選派1個駐村工作隊基礎上,建立30人組成的10支駐村工作隊,入駐11個貧困村開展扶貧工作,成立由市內單位組成的85支扶貧隊伍,市鄉村三級幫扶乾部達到1069人。落實教育、衛生、住建、水務等部門行業扶貧主體責任,全市形成分工明確,齊抓共管,統籌推進的大扶貧格局。全力開展精准識別、精准退出工作,嚴格履行入戶調查、民主評議和『兩公示、一公告』等程序,對新識別、退出戶和清出戶進行動態調整,做到符合條件的全部納入,並根據各貧困村區位特點、資源稟賦等要素,發展棚室蔬菜、礦泉稻、玫瑰花種植,柞蠶、蜜蜂、生豬養殖及食用菌栽培等脫貧產業,已帶動280名貧困群眾脫貧。投資500多萬元實施食用菌基地、蜂蜜加工廠、柞蠶恆溫冷庫、水稻育秧大棚等產業項目建設,帶動120戶貧困戶年均增收1000元至2500元。五市與多家光伏企業洽談,並赴克東縣實地考察,計劃投資3200萬元在11個鄉鎮建設12座村級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可達3650千瓦,扶貧收益將涵蓋該市全部貧困戶,戶年均增收3000元。引導興安村宇晟蜜蜂養殖、朝陽村食用菌栽植、和安村礦泉稻種植、星火村玫瑰花種植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精准扶貧,通過直接幫扶、吸納入社、提供就業、入股分紅等形式,已帶動101戶貧困戶年均增收1000元至2500元。投資500萬元作為扶貧小額貸款風險補償金,拿出40萬元專項扶貧資金作為扶貧小額貼息准備金,目前已發放小額貸款80.08萬元,扶持20戶貧困戶發展種植、養殖產業。近期,又與五大連池農商銀行、五大連池郵儲銀行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擬再投入風險補償金500萬元,為有貸款需求的貧困戶提供免擔保、免抵押的小額貸款發展脫貧產業。
圍繞『兩不愁、三保障』『三通三有』等脫貧攻堅關鍵指標,全力以赴推動各項工作開展。對在中、高職學校就讀的貧困戶家庭學生每人每年補助3000元,去年已為16名學生補助4.8萬元。今年投資1040萬元為12個鄉村修建、翻建校捨,資助貧困學生23人次、2.06萬元,全市沒有因貧輟學情況發生。貧困人口住院報銷比例在省規定的基礎上提高5%,已為118名貧困戶報銷醫藥費110萬元。加大基本醫療保障力度,實現貧困人口新農合、大病醫療保險參保全覆蓋。組織村醫與貧困戶開展家庭簽約服務,提供免費醫療諮詢、基本醫療服務。落實『先診療、後付費』政策,已為323名貧困人口墊付資金198.7萬元。今年投資144萬元實施兩個貧困村飲水安全改造項目,解決103名貧困人口飲水問題。出臺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補助政策,在落實國家、省補助資金的基礎上,對D級危房每戶再補助3000元,預計投資33.3萬元將204戶貧困戶危房列入改造計劃,現已完成160戶改造任務。投資8490萬元實施貧困村道路硬化、邊溝修繕、危房改造、人畜飲水工程等項目,1038名貧困人口受益。各駐村工作隊積極爭取項目和資金,為貧困村配備3臺電腦,硬化路面650米,幫助建設文化體育廣場4個、村民活動室3個,為兩戶殘疾人家庭和8名留守學生爭取資助8400元。黑河市教育局派駐的工作隊籌資16萬元,為永和村修鐵柵欄800米。朝陽村駐村工作隊爭取老促會幫助,聯系解放軍211醫院到該村開展義診活動,免費發放1.1萬元藥品,並將該村列為精准扶貧幫扶單位,捐贈價值10餘萬元的醫療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