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上的『廁所革命』,雞西先聲奪人『打了個樣』。三年前發力,今朝初戰告捷。從2015年開始,雞西市各級財政投入補貼資金7300萬元,全市20萬戶農民中有近1.6萬戶農民新建『農村一體化水衝廁所』,把戶外的旱廁『搬』到室內,解決了如廁難、洗澡難等問題。雞西『廁所革命』的時間表、路線圖與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廁所革命』的指示緊緊契合。雞西用可貴的地方實踐為龍江的『廁所革命』提供了發展思路和參考經驗。
小康不小康,廁所算一樁。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是城鄉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區、城市要抓,農村也要抓,要把這項工作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具體工作來推進,努力補齊這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把『廁所革命』昇級到城鄉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高度來部署推進,正是適應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務實之舉。尤其在廣大農村,推進『廁所革命』,是農村衛生環境的革命,是鄉村生活方式的革命,將對農村面貌帶來深刻改變。
但我們必須看到,推動『廁所革命』仍有許多現實困難。目前,我省農村常駐人口中,還有266萬農戶沒有室內衛生廁所。這其中,有經濟原因,但也不乏生活方式與理念的不同。到過農村的人很多時候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不少農家紅磚瓦房,甚至還有小洋樓,但如廁還是要到室外的旱廁去。從某種程度上看,城鄉差別,廁所就是最大的差別之一,要盡快讓農村的廁所文明追上城市。因此,『廁所革命』不僅是補生活品質的短板,也是補文明的短板。而『廁所革命』最關鍵最有效的推廣,不能只依靠政府單方面的人財物的投入與包辦,更重要的是靠引領和示范。
雞西『廁所革命』的突破口在於以太陽能利用為重點的分布式能源的推廣應用。分布式能源最早在雞西的30個村率先開展示范,並充分發揮財政補貼『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讓第一批『吃螃蟹』的農民成為『廁所革命』的受益者和宣傳員,推而廣之。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通過有效投入、技術改造、典型引路讓越來越多的農民從『要我改』到『我要改』,讓自上而下發起的『廁所革命』得到了自下而上的認可和承接。
『廁所革命』能夠檢驗全面小康的成色。如廁品質的提昇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小確幸』,更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大民生。與曾經的農村改水、改廁『愛國衛生運動』相比,這場『廁所革命』力度更大、品質更高、任務更重,百姓的期待也更熱烈,希望探索出更多的模式回應群眾的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