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8日訊 綏濱縣忠仁鎮建邊村是國家級貧困村,『穿鞋漏腳丫、棉襖開了花、有點錢不敢花、村容村貌破大家』曾是這裡的真實寫照。可近年來隨著建邊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成立壯大,使村民實現了『家家有存款、戶戶住花園』。預計到今年年末可實現整村脫貧。走出『貧困泥潭』的村民都說:『能過上好日子,多虧了俺村這個農機合作社了!』
在2009年之前,建邊村全村9513畝耕地分布有11塊之多,並且分一二三等地。在確認土地承包權時,為公平起見,每戶大約45畝地就有11塊之多,每家每戶均為單打獨斗生產,造成生產力及生產資料的極大浪費。同時,先進的生產設備難以應用,適用的農業科技無法推廣,嚴重阻礙了農業生產力的發展。為了打破這種尷尬的生產局面,促進土地規模經營,2009年5月,建邊村在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和使用權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由村委會牽頭組建了綏濱縣建邊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2014年,建邊村又以這個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為基礎,積極向上爭取,組建了綏濱縣建邊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以來,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民主管理,依托大馬力現代農機具的作業優勢,不斷吸引周邊農戶(本村農民帶著全村耕地全部入社)自覺加入連片耕作行列,加快了全村乃至周邊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的進程,實現了合作社發展壯大和農民增收的良好局面。
經營中,該合作社以先進的農機裝備為依托,建設一處水稻工廠化育秧基地和一個糧食烘乾塔,並興辦了養豬場,帶領村民開展多種經營,使近年來村民收入大幅提昇。2014年,社員人均純收入達2.2萬元,較農機合作社成立之前2013年的9500元翻了一倍還多;2015年和2016年社員人均純收入始終達2.4萬元左右,預計今年社員人均收入可達2.6萬元。同時,合作社和村集體的經濟實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壯大,在全村農民參加合作醫療保險、孩子考學、老人去世等方面均發放一定的補助費,並從今年開始,又進一步地增加了貼補范圍和額度。合作社成立以來,以帶領貧困農民脫貧為己任,截至今年初,全村被確定為幫扶對象的114戶貧困戶、231名貧困人口就通過合作社的帶動成功脫貧81戶、158人。今年,合作社對還未脫貧的貧困戶和貧困農民繼續加大扶持力度,預計在今年年底可全部實現脫貧。村民都高興地說:『要是沒有合作社,我們哪能過上現在的好日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