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14日訊 日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方正縣天門鄉黨委書記薛春林作為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代表接受了表彰。
近年來,方正縣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主題,倡樹文明鄉風,加強環境治理,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化文明村鎮創建活動,全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
綠樹成蔭,鮮花吐艷,道路整潔,水碧天藍……這是夏秋時節在方正縣很多鄉村隨處可見的美麗場景,也是方正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全面開花結果的生動寫照。這些成績,是26萬方正人民不懈奮斗的喜人成果。
清潔家園美麗庭院
空閑的時候,方正縣天門鄉沿江村村民李國玉總要在村前村後走走看看,他尤其喜歡到村裡新廣場跟鄰居們嘮嗑兒,說說村裡的變化。
『以前這裡是垃圾場,村民經過時都繞著走。現在這裡成了我們屯聚會、跳舞的小廣場。』李國玉告訴記者,這就是3年來環境變化最大的例證:『以前環境差的時候,村裡人大多帶著家人搬出去了,現在環境好了,大家又都紛紛搬了回來。』
不只是沿江村,在擁有67個行政村、26萬人口的方正縣,農民居住環境早已『變臉』。在這裡漫步,一座座房,錯落有致;一戶戶窗,乾淨明亮。放眼望去,村落街巷、道路兩側圖文並茂的文化牆色彩鮮明,讓人陶醉其中,流連忘返……這是方正縣美麗鄉村建設的生動畫卷。
方正縣連續多年組織開展以『清潔家園、美麗方正』和『美麗庭院、乾淨人家』為主題的環境綜合整治活動。方正縣建成6處垃圾廠並形成了『城中有大廠,鄉鎮有小廠』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新模式;同時,初步形成了政府投資、村屯維護、村民參與三級聯動的村屯衛生保潔長效機制;方正縣在農民改水、改廁、改廄項目上加大投入,成效較為明顯;大力開展清垃圾、清柴草、清糞堆、清院落、清溝渠、清死角的『六清』活動,農村『髒、亂、差』的形象得到根本扭轉。
方正縣累計打造美麗鄉村樣板村25個,建設美麗鄉村重點村30個,創建國家級和省級生態村44個,城關鎮、方正鎮被評為國家級生態鄉鎮。2015年,全省美麗鄉村暨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現場會在方正縣召開。2016年,方正縣被國家確定為全國32個美麗鄉村暨精神文明建設試點縣之一,全國美麗鄉村暨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現場會在方正縣召開。
目前,方正縣農村環境建設整治工作成效顯著,全縣已有全國文明村鎮2個、省級文明村鎮8個、市級文明村鎮10個,農村環境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文化小廣場快樂大舞臺
『我們松南鄉現在基本實現村級文化小廣場全覆蓋,特色廣場已成為當地的名片。』方正縣松南鄉黨委書記魏春雷說。近年來,松南鄉搭乘『美麗鄉村』建設的快車,采取了省市給一點、共建單位幫一點、企業家和慈善人士捐一點、村和社區籌一點的辦法,投入資金700多萬元,建立了7個有文化宣傳長廊、健身娛樂器材、音響設備的文化小廣場。
在方正縣,像松南鄉這樣的文化廣場遍布各鄉村。大羅密鎮大羅密村的文化小廣場深受群眾喜歡,這裡不僅能跳舞、扭秧歌,還有村乾部在文化小廣場辦公解決了很多諸如幫扶困難群眾、調解婆媳矛盾、解決鄰裡糾紛等民生實事。文化小廣場變為鄰裡糾紛的化解點、百姓交流的說事點、為民解懮的服務點,老百姓歡迎,村裡人心齊氣順、和諧和睦。
在會發鎮,農民廣場舞大賽是夏秋時節各村鎮最熱鬧的事。會發村江畔文化廣場人頭攢動、舞曲悠揚,會發鎮第三屆廣場舞大賽激情上演,來自各村的14支代表隊共400餘人參加了比賽。精彩的演出吸引了該鎮及周邊鄉鎮數千名群眾前來觀看。歡快的音樂、激揚的旋律,唱出鼓足的乾勁,跳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德禮滿農家新風傳萬家
農歷八月十八,方正縣方正鎮建國村的德禮之家熱鬧非凡,村民王福生小兒子的婚禮在這裡舉辦。按照標准,15桌的宴席每桌8道農家菜,全村村民都來道喜祝賀。這是方正縣廣大農村開展移風易俗活動以來的一個縮影。
方正縣整合黨建基地、婦女巧手基地、青年創業基地、文明理事會、老年活動室、農民技校、農村劇場等多種資源,闢建縣鄉村『德禮之家』6處,成為村民學習教育、議事理事、文明創建、文體活動的主陣地。
今年,方正縣按照全國精神文明建設淄博現場會精神,創新開展移風易俗活動。該縣依托村級文明理事會,開展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移風易俗活動,規范操作流程,限定操辦標准。
到今年底,方正縣每個鄉鎮建成了1?2個村級文明理事場所和公益性公墓。明年將逐步推開,以遏制婚喪嫁娶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破除封建迷信,摒棄陳規。
方正縣的志願服務隊伍人數眾多,目前登記在冊的志願者達15282人。各鄉鎮指導行政村建立學雷鋒志願服務站,組建了村屯志願服務隊,形成了關愛農村未成年人、農村殘疾人、農村空巢老人和科技、環保、文化、急難險重等多個志願服務活動常態化項目……這些項目有實效,也深受農民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