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伊春生態建設步履堅實
2017-12-15 13:02:35 來源:東北網-伊春日報  作者:仲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中華秋沙鴨飛翔在湯旺河上。 王志富 攝

 東北網12月15日訊 伊春市把生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轉型昇級發展、堅決守護綠水青山,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同步推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越走越寬,一幅山綠、水清、天藍的壯美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伊春市按照近自然林業理論,堅持天然更新與人工促進天然更新相結合,加大珍貴樹種營造比例,加大針闊混交林營造比例,科學經營森林,促進森林生態系統恢復。同時,推進林場所撤並和生態移民,目前已完成了55個林場的整合撤並,搬遷居民14141萬戶、3.5萬餘人。堅持保護與共享相統一,加快推進國家公園試點建設。開展林業資本化運營,森林與濕地資源價值評估穩步推進。探索發展森林碳匯經濟。強化水土流失治理和礦區植被恢復,促進自然生態復原。嚴格落實節能減排責任,推進環境污染綜合防治。繼續實行生態建設年度報告制度,建立健全領導乾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完善生態建設考評機制,提高生態保護的制度約束力。

  我市始終堅持『嚴管林』不動搖。目前,全市活立木總蓄積2.92億立方米,每年林木年淨增長量達848萬立方米以上,森林覆被率84.4%;連續數年實現了森林蓄積量和森林覆被率的『雙增長』,並且在2014年該市成功獲得了國家首批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今年伊春國家公園又被確定為全國9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

  為了實現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為子孫後代留下綠水青山的美好願景,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林業經濟林中發展,林區工業林外發展』的經濟轉型戰略,依托並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主導型、生態反哺型經濟,加快推進林業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伊春市在招商引資上項目時,不斷提高項目准入門檻,堅決摒棄破壞生態的項目,大力推進節能減排項目,明確提出了項目建設的『三個堅決不上』,即:污染環境的堅決不上、破壞資源和生態的堅決不上、高耗能源資源的堅決不上。在林業經濟林中發展方面,全面構建『3+X』產業體系。圍繞森林食品產業,重點打造『紅藍黑黃+林藥+林畜』六條產業鏈,大力實施『互聯網+森林食品』戰略;圍繞綠色礦業,重點打造『鉬玉金鋼』四條產業鏈;圍繞森林生態旅游產業,著力打造國際森林生態旅游名城。以湯旺河國家公園品牌和林海奇石5A級景區為牽動,深入挖掘大森林、大冰雪等特色旅游資源,圍繞『春賞花、夏避暑、秋觀景、冬玩雪』主題,全域性地開發原始森林觀光、避暑度假、滑雪狩獵、恐龍遠古文化探秘等旅游產品,同時,針對全國大部分地區受霧霾、高溫天氣困擾的實際,依托優質空氣和清爽環境,積極發展康體養生、健康養老、時尚產業、『互聯網+生態旅游』等新業態,謀劃建設一批產業項目,助推生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在林區工業林外發展方面,集中力量,重點打造了鐵力工業園區、翠巒森林食品生態產業園區,有力促進林區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推動森林食品、綠色礦業等生態產業項目的集群配套發展,努力推動伊春率先實現綠色崛起,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作出新貢獻。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