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市消協發布食品保健食品『十大騙術』
2017-12-15 14:09:30 來源:大慶網  作者:周晶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2月15日訊 針對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行為,大慶市正在開展『地毯式』的專項整治。那麼,『花式欺詐』都有哪些形式?消費者如何避免落入『圈套』?近日,大慶市消協結合今年以來消費者投訴的情況,發布食品、保健食品『十大騙術』。

  大慶市消協提醒市民,保健食品不是『靈丹妙藥』,不能替代藥物,不含全面的營養素。購買時,應選擇正規渠道,認准產品包裝上的『小藍帽』及批准文號,如發現假冒或不合格保健食品,可以向我市食藥監部門投訴舉報,涉及消費維權問題可以撥打12315,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陷阱一野醫游商瞎忽悠

  老年人經常會在街頭巷尾碰到一些打著『祖傳秘方』、『包治百病』旗號的『游醫』,聲稱某種方法別人都沒有,只有自己有。然後發放一些印刷精美的免費小冊子,重點介紹自己的『祖傳秘方』。

  提醒:這些騙子秉著治不好病人也吃不壞人的原則去配制所謂的祖傳秘方,實際上往往是用一些無毒無害植物剁碎或是磨粉、土豆、淮山、豆子等食物切片曬乾染色磨粉之類的方法處理後,再摻些辣椒粉等辛辣刺激的物質,讓人的味蕾和神經受刺激,掩蓋部分病癥。這樣的騙子經常是游方行醫,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其所謂的祖傳秘方肯定是無任何治療作用的。

  陷阱二廣告明星充專家

  一些不法商家以『訪談、講座、采訪、座談會』等形式為幌子,邀請一些廣告『明星』,比如被媒體曝光的『廣告神醫』胡祖秦、劉洪斌等專職『廣告演員』假冒專家、教授和老中醫在現場進行『養生』講座,順便兜售保健食品。不少老年人因為盲目信任這些所謂專家或名人的介紹,從而選購了大量假冒保健食品。

  提醒:新《廣告法》規定,醫療、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不得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證明。這也就是說,無論真專家還是假專家,代言藥品、保健品都是違法的。所以,如果看到有廣告『明星』代言保健食品,這本身就是虛假廣告,至於產品就是不可信的。

  陷阱三養生講座當鋪墊

  一些不法商家打著養生講座的旗號忽悠老年人,對老年人以贈送雞蛋、面條、醬油等小物品相誘惑,達到推銷商品的目的。

  提醒:俗話說『天上不會掉餡餅』,小恩小惠的背後多是『陷阱』。並且,這些人多是『打游擊』,推銷的商品主要特點是『誇大宣傳、高價售賣』,有的甚至是有質量問題的『三無』產品,消費者發現問題後,往往找不到人,執法部門也難查。

  陷阱四誇大功效要天價

  不法經營者謊稱受醫院委托,正在開展一項對老年疾病普查的『心腦康復工程』,該活動由『中國老年×病預防中心』和『中國第×軍醫大學』聯合主辦等。組織者請老年人填寫『健康狀況普查表』,與他們攀談,逐步了解老人的家庭人員組成、家庭收入、健康狀況等,圈定『潛在客戶』。最後,他們向家庭經濟情況較好的老年人發放免費體驗卡,根據此前的健康調查,有針對性地誇大產品功效,並開出離譜的售價。

  提醒:保健食品不含全面營養素,更不能治病。而所謂的『迅速起效』,即使是藥品,也不是都能迅速達到治療效果,更不要說保健食品只能起到保健和輔助治療作用,不能治病。又如,宣稱『徹底治愈某種慢性病』、糖尿病等,而實際上,慢性病在醫學界至今尚未完全攻克,是不可能通過保健品徹底治愈的。

  陷阱五免費體驗藏貓膩

  一些不良商家經常打著所謂的『專家』名號進行所謂的『義診』活動,先是免費講課,再進行免費量血壓、血脂等常規檢查,假稱老年人患有某種『嚴重疾病』,最後利用老年人聽到病情六神無主的狀態,適時地推銷保健品。建議老年人先購買一個療程,並告訴老年人食用一個療程後,其還會再來做免費問診。二次問診,結果是病情好轉,建議老年人接著購買該保健品,如此周而復始。

  提醒:要認清『專家』的資質,去正規醫院看病就醫。要特別防范所謂的『專家』實際上就是企業的銷售人員,只是穿了個白大褂而已,趁機向老年人推銷高價保健品。千萬不要被這種所謂的『免費體驗』所誘惑,要知道『免費午餐』背後肯定暗藏貓膩。

  陷阱六親情拉攏為牟利

  針對部分老年人遠離子女、生活孤單寂寞的特點,有些不良無信的營銷公司則僱傭人員,采用噓寒問暖、上門陪伴、聊天、做家務等方式,通過所謂親情服務與老年人建立起信任關系,溫情麻痺,隨後高價推銷保健食品,使老年人『無法拒絕』、『心甘情願』地掏腰包買其功效誇大的暴利保健食品。

  提醒:禮下於人,必有所求。在保健品消費中,要保持一份理智,切忌為了感謝別人所謂的關懷而買了一堆自己不需要或是沒有效果的產品,造成了財產損失和身體的損害。

  陷阱七試吃試用套住你

  針對老年人比較節儉的特點,一些商家會采用試吃試用的方法,告訴老年人可以先試吃幾天。在試吃的過程中,會有專人跟蹤問訪試吃情況,不停地向老年人灌輸該產品如何如何好,幾次下來,很多老年人覺得試吃後沒有不適甚至感覺見效,掏錢購買水到渠成。

  提醒:保健食品是不能治病的,只是具有調理的作用。如果試吃後短期內『見效』,很可能是違法添加藥物成分的保健食品,一旦長期服用很可能會延誤病情,甚至引發其他疾病。所以,老年人切莫隨意試吃,試吃前要查看其真偽。查詢保健食品批准文號及真偽情況有兩種途徑:一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數據庫查詢→保健食品;二是,保健食品批准產品信息手機查詢系統。

  陷阱八科技幌子難分辨

  保健品銷售展會一般在高級酒店租一個廳或在公司會議室舉行,老人入場後將接受『名醫』講課『洗腦』。一般公司老板會先渲染公司實力有多強,例如,與XX大學醫學院達成戰略合作、所邀請的名醫名氣如何大。講座形式雖老套,內容卻不斷昇級。講座引入很多生物科技、量子科學、激光治療時髦概念。

  提醒:所謂的『高科技』不過是一種『包裝』,是為誇大保健食品功效的宣傳,目的就是要打造成一種『神藥』,欺騙、忽悠老年人。對此,老年人要保持頭腦清醒,要時刻謹記保健食品不能治病,購買時要選正規渠道,到有合法經營資質的商場、超市、藥店選購,不可隨意聽信推銷。

  陷阱九會員優惠暗下套

  一些不良商家向老年人承諾購買保健品成為其會員後,不但產品價格可優惠,如果介紹朋友過來,還能有高額回扣,誘騙老年人成為會員後帶朋友過來購買保健品。

  提醒:這種以『人拉人』的形式,並用高額回報做誘餌,與傳銷很像,這就需要老年人不要輕信他人,更不要為了金錢『拉攏』他人,如果遇到被設圈套購買高價保健食品或引誘匯款的,要注意保留相關證據,及時報警求助。

  陷阱十飢餓營銷使損招

  一些不法商家通過請一些所謂的患者現身說法,僱人制造爭先恐後購買產品的假象,給老年人造成不買就沒有了、不買就吃虧的心理暗示,不知不覺中被『洗腦』,從而購買產品。

  提醒:對於這些『陷阱』,作為老年人要提高警惕,同時,子女也要多關心老年人,多給老年人講一些防騙常識。如發現假冒或不合格保健食品,可以向大慶市食藥監部門投訴,涉及消費維權問題可以撥打12315進行投訴舉報。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