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沈睡的創新潛能被喚醒,黑龍江再次大潮奔湧。
2017年,黑龍江省經濟發展形勢喜人。11月3日,黑龍江省統計局發布前三季度全省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全省GDP增速6.3%,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主要經濟指標為4年來最好水平;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幅分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4和0.8個百分點。
在一系列的成績單裡,我們還看到一些讓人驚喜的新經濟指標:全省新注冊成立科技型企業3202家,增長55.7%;新登記企業6.3萬家,增長17.9%;2017年全省大學生創業人數增至16111人,同比增長38.7%,大專以上畢業生留省就業率55.83%,比2015年提高近5個百分點。
新的指標背後是被喚醒的創新驅動潛能,黑龍江發展的新動能正在悄然形成。在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大業中,黑龍江開始呈現創新發展的勃勃生機。
『我們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在黑龍江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上,省委書記張慶偉的報告激勵全省乾部群眾奮力走出全面振興發展的新路子。
科技創新加速轉型昇級
電焊槍火花飛濺,生產線機械轟鳴。入冬後,中車齊齊哈爾公司廠房裡,工人們正在為來自海外的鐵路貨車訂單加班加點工作。
今年,公司已向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巴西等世界五大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出口各型鐵路貨車超過4萬輛,並高效完成向肯尼亞蒙內鐵路交付貨車工作,承擔了肯尼亞蒙內鐵路車輛10年期的維保業務。
『作為鐵路貨車行業的領跑者,公司力主自主創新,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產品有11類300多個品種,多項關鍵技術取得重要突破,實現了我國鐵路貨車重載技術的國際領先地位。』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曉軍興奮地說。
中車齊齊哈爾公司是齊齊哈爾整個城市創新發展的一個縮影。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帶動工業結構優化和產業提檔昇級。』齊齊哈爾市委書記孫珅一語中的。齊齊哈爾目前成立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7個、省級重點實驗室8個、企業院士工作站7個,這些創新平臺吸引了兩院院士及其科研團隊,聚集了產業前沿研究機構來這裡進行創新研發和成果轉化。
『科技創新在哪裡興起,發展動力就在哪裡迸發,發展制高點和經濟競爭力就轉向哪裡,現代化高潮就興起在哪裡。』11月8日,在黑龍江省科技工作者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座談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楊寶峰這樣談自己的體會。
科技創新激活了城市發展的動力、活力,帶動了黑龍江眾多城市的轉型昇級。七臺河市是黑龍江著名的『煤城』,也是全國資源枯竭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現在依靠創新正努力實現動力轉換。
石墨烯,一種擁有無數『世界之最』的神奇材料,讓七臺河看到了城市轉型的新希望。『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推進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重點產業」,我市將發展石墨烯產業作為新材料新能源的先鋒軍。』七臺河市委副書記、市長賈君說。
體制改革激活滿池春水
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能不能作價入股?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譚立英教授團隊能回答這個問題。
該團隊科研成果『星地激光鏈路系統技術』曾獲2014年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但令大家沒想到的是,2015年3月,在黑龍江省和學校的支持下,團隊成立的哈工大衛星激光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金2億元中,科研成果知識產權居然作價入股1.332億元,佔66.6%。更令人驚喜的是,學校還將其中85%的知識產權收益,獎勵給了科研團隊。
《黑龍江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貫徹落實〈關於深化人纔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的實施意見》《黑龍江省科技獎勵制度改革方案》等一系列政策紛紛出臺,激發著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吸引了更多高層次人纔加速集聚。有了這些政策『後臺』,科技人纔們勇於闖市場、敢於立潮頭。
新建智能化工廠給予最高1000萬元補助;建科技企業孵化器最高一次性補助200萬元;科技風投每年擴容2000萬元……這些政策來自今年哈爾濱市印發的《中共哈爾濱市委、哈爾濱市人民政府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的實施意見》。該意見從6個方面闡述了如何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要動力。39條政策措施,每一條都激發著科技人員的創業激情。
在政策支持和政府引導下,哈爾濱工業大學以技術股權入股方式成立了機器人、焊接、小衛星、雷達、大數據等129家科技企業。依托哈工大組建的黑龍江省工業技術研究院,將知識產權作價入股收益的80%?90%獎勵科研人員。2015年以來新孵化成立企業67家,累計在孵企業103家、畢業企業22家,2016年孵化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9.3億元、納稅2.2億元。
『黑龍江省實施的「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今年勢頭也特別好。』黑龍江省科技廳廳長楊廷雙介紹。今年1至7月,黑龍江省累計簽約轉化高新技術成果318項,簽約額5.40億元;新注冊成立科技型企業2522家,同比增長70.75%;新增一定規模科技型企業282家,同比增長66.86%;有12家科技型企業在『新三板』掛牌;新吸納就業人員8649人,其中本科以上學歷2808人。
人纔驅動匯聚澎湃動力
人纔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纔驅動。
『加大人纔發展資金投入,擴大用人單位自主權,完善人纔評價使用機制,創造公平競爭的人纔發展環境,形成濃厚的識纔愛纔敬纔用纔氛圍。』黑龍江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針對人纔問題這樣提出。
『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建立聯系服務專家制度,邀請專家建言獻策,支持專家創新創業,優化發展環境,幫助解決科技研發和推廣中的實際困難。』7月19日,黑龍江省委書記張慶偉在看望東北農業大學著名蔬菜育種專家李景富教授時強調。
聯系服務專家制度在黑龍江省迅速建立並落實。8月16日,《『龍江科技英纔』特殊支持計劃實施辦法(暫行)》正式發布實施。《辦法》強調要堅持黨管人纔、堅持創新引領、突出貢獻導向、強化柔性引纔、注重分類銜接等原則,打破身份、職稱、地域等限制選拔優秀人纔。
黑龍江也分外珍惜寶貴的科技人纔資源。如今,黑龍江積極建設對外科技合作平臺,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關村等相繼建立科技合作關系。 『院士龍江行』『龍京創新驅動區域合作』等系列活動密集舉辦。全省158家單位與中科院所屬研究所開展235個項目合作,有43個院士團隊的97項成果在省內轉化,生成企業40家。
9月15日,佳木斯市啟動『創新驅動助力工程』院士專家行活動。邀請全國各地20位院士專家針對佳木斯市產業發展瓶頸問題和企業發展難點、重點問題,號脈開方。
『佳木斯迫切需要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橕和推動,迫切需要大批頂尖科技人纔的智力支持。我們將廣泛吸收各位院士、專家們的意見和建議轉化為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產業轉型的良方。』佳木斯市委書記徐建國說。
黑龍江『人纔新政』從紙面走向地面。圍繞人纔設置資源、流程,黑龍江把人纔放在經濟社會『發動機』的位置,激發人纔創業創新的激情與創造力,為全省振興發展匯聚出澎湃動力。
搭建平臺點燃創業熱情
在剛剛閉幕的第十五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東北農業大學的參賽作品《基於視覺技術的大豆種子球表智能檢測與自動選別系統》獲得東北三省高校中唯一的特等獎。
『剛進學校時,我只是個創新創業路上的「白丁」,利用學校創新創業能力提昇計劃,我成功完成項目研究成果。』該特等獎項目負責人孫笠然說。
他所說的創新創業能力提昇計劃,是東北農業大學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一個新載體。該計劃以『必修課+選修課』『線上課程+線下課程』等『兩課雙線』為基礎,幫助大學生體驗『創意—創新—創造—創業』全過程。
『要在創新創業教育引導上下功夫。要講清創新驅動的發展趨勢,特別是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廣泛應用帶來的創業機會,要講透大學生創新創業規律。』11月13日,黑龍江省省長陸昊主持召開黑龍江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會議時這樣強調,他已經連續三年主持召開此項會議。2015年黑龍江省政府出臺了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30條政策措施,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打破『鐵飯碗』思維,一時激起黑龍江大學生創新創業熱潮。
黑龍江省委宣傳部今年也打破慣例,首次牽頭公開遴選9所高校15個『高科技文化+項目』參展中國(深圳)文博會,集中展示黑龍江大學生『雙創』工作,探索高校發揮科技、人纔優勢助推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路子。文博會現場簽約兩個項目,2.92億元簽約額,意向合作項目9個。
『我們高度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每年安排1億元大學生創業種子基金,支持在校大學生和畢業5年內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省級財政投入2億元資金成立黑龍江省大學生創業貸款擔保公司。』黑龍江省教育廳廳長徐梅說,『我們90%以上的高校開設了創業指導課程;60餘所高校出臺了允許在校本科生休學創業保留學籍的相關規定。』
2017年,黑龍江大學生創業人數為16111人,是2015年的4倍,注冊企業2074個,吸納參與創業和帶動就業18221人,比上一年度翻了一番。
向著東北振興、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黑龍江正鏗鏘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