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娟,這個名字可能知道的人不多。可有一首歌,曾在上世紀90年代打動無數聽眾,『走過那條小河/你可曾聽說/有一位女孩她曾經來過/走過這片蘆葦坡/你可曾聽說/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
歌裡唱的,就是30年前犧牲在沼澤中的護鶴者徐秀娟。故事到這裡還未結束…命運能有多悲情?信念能有多執著?看完你就明了了…
在廣袤的黑龍江大地上,嫩江宛轉南流,河之東岸是夏如翡翠、冬如白玉的大濕地——紮龍自然保護區,這裡以棲居繁衍著『鳥中仙子』丹頂鶴聞名於世。
保護區管理人員介紹,在世界僅存三大丹頂鶴種群中,只有紮龍的生機勃勃地保持自然遷徙。目前全世界僅兩千多只丹頂鶴,而紮龍濕地就棲息著800餘只。但在1975年保護區建立之初,丹頂鶴總數僅140只左右,處境瀕危…

紮龍第一代養鶴人——徐鐵林工作時的場景。
這些自帶仙氣的精靈一身傲骨又極敏感,常人根本無法接近,保護工作一時不知如何著手。可大家發現當地漁民徐鐵林身懷絕技,他曾經多次遇到受傷的丹頂鶴,救回家養好傷又放飛。1976年,紮龍自然保護區籌建,索性,就請老徐參與養護工作,最初保護區的牌子就借掛在他家。
老徐和伙伴們艱難跋涉在沼澤中,幾乎摸清了保護區的每一處鶴巢。大家慢慢發現,人工孵化+野外散養的半野化保護方式,成活率最高,野性保持最好,且幼鶴自然地就跟著成鶴南飛了。那時他們還不知道,後來多個國際組織試圖人工重建鶴類遷徙均告失敗,紮龍的『土辦法』成了唯一成功的范例。

徐秀娟與鶴。
滿眼愛意望向鶴的就是徐家長女徐秀娟,大伙兒親熱地叫她『娟子』。這是一種神奇的緣分,娟子從小就跟著老徐在火炕上孵鶴,在娟子悉心照料下,她飼養的幼鶴成活率高達百分之百。

徐秀娟。
娟子呵護的鶴每年都飛往江蘇鹽城越冬,1986年接到鹽城建珍禽保護區的邀請,她二話沒說,一路小心翼翼地懷揣著3枚鶴蛋,輾轉3天3夜到達尚未通火車的鹽城。

當年由3枚鶴蛋成功孵化出的小鶴。
當時丹頂鶴人工孵化尚屬難題,即使在親鶴羽翼下,溫度稍變也會胎死殼中。可就在一個廢棄的軍用小崗樓裡, 83天後,經娟子孵化的3只雛鶴展翅飛天。前來考察的中外專家說這是『愛生奇跡』。

徐秀娟 (1964年10月16日-1987年9月16日)。
1987年9月16日,為追尋一只白天鵝,娟子淹沒在沼澤裡,不想從此永別,終年23歲。蒼茫大地,只遺下幾片殷紅,幾聲空悵的鶴聲。

她走了以後——一位父親的心碎了一地,女兒成了老徐一生無法愈合的傷。 『她的文字我一個沒看過她的歌曲我不聽她的照片拿下來不擺。』
她走了以後——老徐把女兒的骨灰留在了鹽城,他懂女兒,這樣娟子就能夠繼續與自己養大的鶴在一起了……
她走了以後——被追認為中國環境保護戰線第一位因公殉職的烈士。也有了讓無數聽者聞之淚目的淒美旋律:
走過那條小河/你可曾聽說
有一位女孩/她曾經來過
走過這片蘆葦坡/你可曾聽說
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
為何片片白雲悄悄落淚
為何陣陣風兒輕聲訴說
還有一群丹頂鶴
輕輕地/輕輕地/飛過
娟子走了以後——弟弟徐建峰變得沈默寡言,他放棄城裡工作,循著姐姐留下的事業足跡回到紮龍。讓人不解的是,他有時會拿出自己的工作證,出神地看上一會兒。
有一天突發暴風雷電,驚飛了幾只幼鶴。風把葦子都刮伏在水面上,滾地雷像火球一樣在水面滾來滾去。然而建峰一步一『刺溜』地帶頭衝上去救了鶴。看著他渾身滾滿的泥,領導後怕地問:『你不要命了?』
一乾就是18年。2014年4月,正值丹頂鶴繁育孵化關鍵期,可那個春天異常乾燥,附近時有『荒火』。『可別把鶴巢給燒了。』徐建峰扔下一句話,只身前往看護。一切來得太過突然,誰也沒想到,由於連日疲勞,摩托車失控,徐建峰一頭紮進了沼澤。

徐秀娟舊照(中)。
命運能有多悲情?在姐姐犧牲27年後,徐建峰同樣因公殉職,年僅47歲。整理遺物的同事驀然發現,原來他的工作證裡,珍藏著一張姐姐的照片。他走了以後——每年過年,徐家桌上又多了一副空碗筷,桌旁又多了一把空椅子。
不幸一再降臨,感同身受的同事說,紮龍獨創的半野化保護方式,注定護鶴人一直在沼澤中跋涉,極耗體力。還有徐家對鶴的情感外人無法想象,『孩子』處於險境,『父母』肯定奮不顧身。愛,就是這樣一種不可抗拒的召喚。

父親徐建峰離世的那一年,女兒徐卓翻看父親留下的日記發現:『他每天都點滴記錄著工作,為哪只鶴打掃了圈捨,給哪一群鶴做了防疫……』當時正在東北農業大學學園藝的徐卓堅決向學校提出申請:轉到東北林業大學學習野生動物保護。學校有意保送她讀研,她也放棄了。

徐卓在紮龍保護區工作。
去年8月,徐卓告別北國名城哈爾濱,毅然回到了紮龍……她說,父親的日記我一定把它續寫下去,這樣我們就仍然相守。

徐卓的筆記本。
這就是人生的抉擇。像姑姑和父親一樣,徐卓小小身影穿梭在高高的蘆葦叢間,筆記本上整齊記錄著丹頂鶴飼養、繁育、救治等工作,還有栩栩如生的丹頂鶴手繪圖。她有時還代表保護區參加國際學術交流,用所學知識繼續延續家族的堅守。
紮龍人說丹頂鶴一生忠貞,只要結為伴侶就會一生相守。如果伴侶受傷無法南飛,那麼另一只一定會選擇留下,哪怕是面對風雪、面對死亡。護鶴人對鶴的情感又何嘗不是如此?
一鶴兩地三世情緣。
第一代,老徐夫婦,將一生時光寄於丹頂鶴。
第二代,徐秀娟與徐建峰,將寶貴的生命獻給丹頂鶴。
第三代,徐家晚輩,還將在紮龍繼續守護丹頂鶴。
老徐一家說,他們一生只在做兩件事。十月送它們離去,春天迎它們歸來。每當殘雪消融,每當丹頂鶴『呦呦』鳴叫著飛過村莊,他們知道,他們的娟子,他們的峰兒,他們的『孩子們』,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