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大米產業展覽交易基地在佳木斯市揭牌。

工作人員對水稻進行檢測。
黑龍江日報12月25日訊 日前,全國首家也是唯一的中國大米產業展覽交易基地在佳木斯市正式揭牌,這標志著佳木斯乃至黑龍江大米產業跨入發展新時代。
佳木斯大米是怎樣煉成的?
好基因決定『好出身』
三江平原是世界僅存的三大黑土帶之一,是全國最具規模的綠色食品原料基地,也是全國公認的綠色有機食品和無公害產品生產基地。佳木斯地處三江平原腹地,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是全國的3.6倍,盛產寒地粳米,年糧食總產量750萬噸(水稻350萬噸),是國家糧食主產區和重要的優質商品糧基地。
佳木斯市農業科研的突出優勢保證了良種不斷輸入良田。省農科院佳木斯分院、省農科院佳木斯水稻分院、省農墾科學院、省農副產品加工機械研究所、省特產魚類研究所、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等6個省級農業科研院所,培育農作物品種280多個,其中,省農科院佳木斯水稻分院水稻品種佔全省水稻面積的60%~70%。省農墾科學院水稻所提出的寒地水稻葉齡診斷模式化栽培技術,在全省推廣面積達到80%以上。良種、良技、良田、良機的全環節掌控,總量、質量、銷量『三量齊昇』未來可期。
自然基因加上科技支橕形成了佳木斯大米的先天優勢。
好推力闖出好市場
佳木斯大米地理標志如同一張『身份證』,多年來孤軍奮戰的企業及合作社登上了『航母』,找到了歸屬感。
成立佳木斯市優質農產品行業協會、成立大米協會,其目的和意義就是高標准、高質量、規范化輸出以『佳木斯大米』為代表的優質農產品,一些硬杠杠鑄就『佳木斯大米』誠信品牌,贏得市場機遇。
日前,『佳木斯大米』標准體系新聞發布會公布了『佳木斯大米』標准體系。一套緊密結合該市諸多優勢,囊括土壤環境、選種育秧、田間管理、加工倉儲等全部環節,涵蓋產前、產中、產後整個過程標准全部完成,標志著『佳木斯大米』標准體系初步建立。
探路實踐的步子走多遠,『佳木斯大米』品牌的分量就重幾成。
多年來,佳木斯市不斷探索打造『佳木斯大米』品牌。由市農委帶領企業、合作社借助哈洽會、博覽會、農企對接、年貨大集等平臺將『佳木斯大米』引入沈陽、大連、鞍山、北京等市場,叫響遼沈,香飄京廣。
在福建,佳木斯市時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福建海峽糧油購銷有限公司、黑龍江省香蘭米業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共同簽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實現兩地企業跨區域合作,強強聯手引糧入閩,『佳木斯大米』香飄祖國的南端。
在廣州,2017黑龍江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優質農產品推介會上,金瑪農業集團公司、佳木斯冬梅大豆食品有限公司、湯原縣豐潤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樺川縣綠之緣農副產品專業合作社和樺南縣王洪生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5家企業的參展產品銷售一空。『佳木斯大米』無疑是佳木斯優質農產品的代表。廣州市民對『佳木斯大米』的喜愛通過一筆筆訂單真實反映,一塊塊『新田』讓『佳木斯大米』香氣漫溢,越飄越遠。
今年,佳木斯市舉辦了首屆稻米節,以品牌、文化為雙翼的主題節會內外雙向強勢豎起『佳木斯大米』及優質農產品的全新形象,掀開了『佳木斯大米』百花爭艷內外皆香的嶄新一頁。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產業聯盟、佳木斯『舌尖優米』評選等活動,集聚人氣的活動和聯盟作用集中凸顯,市場主導、政府搭臺、行業協會牽頭引領,合作社和農民為主體、媒體融合推動,社會力量共同支橕起品牌農業新活力。『佳木斯大米』這張『金名片』釋放品牌價值的集聚效應與綠色生產方式相聯、與有機農產品供給相聯、與企業效益和農民收入相聯。
經過幾年的實踐與摸索,各方力量握指成拳、抱團取暖,佳木斯市走出了『政府搭臺、協會唱戲、企業參與、媒體推動』這種可復制能推廣的營銷新模式。通過『佳木斯大米』銷售帶動該市其他特色農產品銷售,實現既要『種得好』,又要『賣得好』,通過『賣得好』,倒逼『種得優』。
好機遇贏得好未來
中國大米產業展覽交易基地落戶佳木斯,讓全國的目光聚焦在這裡。這不僅對『佳木斯大米』與銷售市場深度對接融合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意義,對全面推動佳木斯乃至全省大米產業發展機遇空前。
基地的建立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創新性舉措,具有重大的歷史和現實意義。基地將建立大米產業全行業、全領域、全過程、全產業鏈式協同集成作業和協調集聚發展以及協同供應鏈建設模式,推動佳木斯市及全省大米產業的商貿物流體系、市場資源體系、金融支持體系、信息化服務體系融合性發展機制的建設工作,創新建設融通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的供應鏈服務平臺,發展研種收、產供銷、內外貿一體化的現代化大米產業。同時,對我國農業商業服務業體系建設和市場金融體系建設也將起到積極的示范和推動作用。
2018年,基地強大的功能效應將初步釋放。佳木斯將舉辦『米博會』,全國的大米生產商、大米采購商和大型生超企業將在此簽約交易。廣交所集團將在佳木斯市設立核心平臺大米產業產權交易平臺,實現大米產權掛牌交易。中國供銷(海南)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將上聯企業、下聯農戶,深度拓展銷售市場,共同將『佳木斯大米』推向全國更廣闊的市場,走向更多老百姓的餐桌,加快佳木斯從『大糧倉』向『大糧商』轉變,從『大糧倉』向綠色『大廚房』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