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71個偏遠村屯實現快遞進村 合作社10斤裝米面發全國運費不超10塊錢
2017-12-27 13:57:26 來源:大慶網  作者:程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2月27日訊 就在前幾天,大同區祝三鄉王家店村村民楊鳳,足不出村,就順利收到了她在『雙十二』期間網購的衣服。可在『雙十一』的時候,楊鳳要取快遞,還得自己坐車到鄉郵政所或是區裡的郵局纔可以。

  這一切,都得益於大慶市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系建設,密集的鄉村客運網『兼職』物流網,不但生產生活物資下鄉更加便利,而且還讓農民坐在家裡就能將自家的農產品賣往全國乃至全世界。

  12月22日,記者從市道路運輸管理處了解到,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系建設是大慶市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的一項重要舉措。作為國家、省、市重點建設項目,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系不到一年時間框架已搭、雛形已現。截至目前,5個縣區級物流中心、21個鄉鎮級物流服務站、71個村屯級物流服務點正式投用。

  王家店村民在李淑艷的小超市候車。

  客運樞紐站建物流集散中心,鄉鎮郵政局作臨時客運站

  客車卸貨、捎貨更方便,村民候車、購票環境改善

  『農村物流網絡節點不健全、布局不合理、資源不集約、功能不完善,已成為制約大慶市物流業健康發展的短板和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薄弱環節。』據市道路運輸管理處副處長孫鐵軍介紹,今年3月,大慶市制定了《大慶市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充分發揮交通運輸在促進農村物流發展中的優勢和作用,加強部門合作和行業聯動,推動現有交通運輸、商貿流通、郵政快遞、供銷等網絡設施融合發展,在大同區和四縣打造區縣級農村物流中心、鄉鎮農村物流服務站、村屯級農村物流服務點的農村物流三級網絡節點體系。

  在大同客運樞紐站客車進出站檢查口的板房上方,『交郵合作大同站郵件交接室』的招牌特別顯眼,室內右側的貨架上,整齊地擺放著幾個包裹,都是大同區居民寄往外地或是大同區村屯的。

  樞紐站院內還有一處利用車庫改建而成的『大同客運物流集散中心』,裡面的郵件分揀區按照進城、下鄉,細致地劃分了四個區域,粘貼了郵件去向標識。

  孫鐵軍介紹說,大同運管站與郵政部門合作,利用客運站閑置場地建立物流集散中心和交通郵政郵件交接點,承擔郵件進城下鄉分揀、轉運交接功能。同時利用農村班線客車捎帶郵件,既降低了郵政物流運輸成本,又解決了目前客運車輛閑置率大、上座率低的問題。與此同時,郵政公司也將下設的鄉鎮支局劃分出一部分場地作為臨時客運站,實現了兩站合一、資源共享,不但便於客車卸貨、捎貨,還能改善進城村民候車、買票環境。

  大同客運樞紐站郵件交接室,是面向社會開放的郵件業務辦理窗口。

  批量運輸降低物流成本,農產品進城更容易更順暢

  合作社農民自產的10斤裝米面發全國運費不超10塊錢

  祝三鄉王家店村中心位置有個『特殊』的小超市,室內除了貨架外,還擺放著公共排椅,牆上掛著《禁限寄物品規定》、《快遞包裹資費表》等。

  『椅子是給等大客車的旅客休息用的。』超市老板李淑艷不無驕傲地說,經過交通、郵政、店商三方合作昇級改造後,她的小超市已經『變身』為集商品交易、郵件代收代投、旅客候車、物流集散、代辦車輛保險、訂閱報刊雜志、農資交易等多項功能疊加於一體的綜合性服務站點。以前郵遞員兩三天纔來一回,現在客運班車一天來好幾趟,凡是捎帶到王家店村的郵件都會落到李淑艷這兒。村民要寄包裹,也不用再往區裡跑,在她的小超市直接就能辦。

  李淑艷說,多數時候都不用她去特意送包裹,村民來買東西,順便就把郵件拿走了。『自從成了綜合性服務站點,一個月能多收入1000多塊錢。』

  大同道路運輸管理站站長宋仁傑認為,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系建設對地方農村經濟發展有極大促進作用。『祝三鄉的面粉、無籽西瓜,八井子的小笨雞,雙榆的小米,在大同、大慶甚至省裡都是響當當的品牌,可就是因為運輸成本高,運輸效率低,大部分都是本地銷售,很難開拓外地市場。交郵合作、公鐵聯運等物流方式的聯合,可以化零為整,通過批量運輸降低物流成本,解決特色農產品進城銷售運輸問題,提高農民收入。』

  『我們的面粉和大米都是10斤裝的,品質好,消費者挺認可,以前快遞到北京運費得20塊錢,到廣東就更貴。價格太高了,往遠地方賣特別費勁。』萬倉谷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經理趙岩的話印證了宋仁傑的說法,『現在無論到哪兒,運費都不超過10塊錢。節省了運輸成本,銷售價格也隨之下調,這一個月的銷量比以前有明顯增長。』

  祝三鄉郵政支局改建的農村物流服務站。

  8條試營運線路開通,71個村屯級服務點投用

  待試點線路成熟後,其它班線即可復制推廣

  肇源縣成立了立速邦物流公司,規劃建設的縣、鄉、村三級物流節點可以輻射全縣16個鄉鎮、66個村屯,開通試運營線路4條;

  杜爾伯特采用『客貨聯盟』和『交郵合作』兩種合作模式,完成鄉鎮最後一公裡的貨物運輸;

  林甸縣啟動了縣城到新興馬場農村客運班車運送郵政包裹業務的試點工作;

  肇州縣在永樂鎮設立了一條試運行線路,輻射沿線新路村和新隆村,並在朝陽溝鎮、興城鎮六合村設立了2個試運營網點;

  大同區除了以『交郵合作』模式覆蓋祝三鄉外,更是依托現有較發達的農產品資源,合理布局,初步形成以『大宗糧食、棚式果蔬和特色農產品』外銷運輸的農村物流主體框架……

  『截至目前,已有8條試營運線路正式開通。待試點線路成熟後,其它班線即可復制推廣。』孫鐵軍表示,預計2020年,全市鄉鎮農村物流服務站達到28個,村級農村物流服務點115個,實現規劃內農村物流服務網點基本覆蓋,沿線40萬農村人口將持續獲益。2018年,市道路運輸管理處將繼續按照方案要求,深入布局,紮實推進,切實把農村物流工作開展下去。

  『過去是經濟要發展,交通要先行;現在則是「三農」要發展,物流要先行。』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高松表示,從明年開始,大慶市將每季度選取一個縣召開一次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系建設現場交流會,加強各縣區間的溝通交流,總結成功經驗,展示創新成果,共同商討解決工作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各項問題。2020至2030年,大慶市將實現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系建設提檔昇級,不斷完善各項設施功能,扶持規模以上企業做大做強,形成信息交互共享模式和品牌效應,打通『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的雙向物流通道。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