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主攻智能制造振興實體經濟 解讀我省第一份制造業發展規劃
2017-12-30 07:16:1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魏林 桑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做優勢挖潛能,高端制造寄托龍江希望

  『企業真正的轉型,真正戰略調整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在產業價值鏈中的地位提昇到高端的利潤區中。』這是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的一句話。這句話同樣適用於一個地區的工業轉型。

  向以智能制造為首的新興產業發力,向我省具有優勢的資源深加工要效益。《規劃》對接《中國制造2025》發展重點,梳理出電力裝備、航空航天裝備、軌道交通裝備、高檔數控機床、機器人、汽車、農機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10個我省具有優勢的產業;又深挖我省資源優勢,梳理出高品質乳制品、高品質肉類產品、高品質精深加工企業食品、石化及煤化工產品、石墨及鉬產品等5個總需求有增長空間的優勢傳統產業;再結合未來發展趨勢,梳理出動力鋰離子電池、軌道交通列控產品、傳感器、衛星激光通信、嵌入式軟件、新一代顯示屏、生物質開發利用等7個有技術溢出和成果儲備的戰略新興產業。

  究竟還有哪些新興產業大有前途其實很難確定,因此規劃將其定義為『X』。這個不確定的『X』,是一種敞開發展的態度,一旦發現不斷發展、不斷湧現的新興產業就會納入其中。官英敏說,『17+5+X』中,很多發展重點在全國都處於領先。比如說,機器人、燃氣輪機、電力裝備、航空航天裝備、乳制品等都處於國家第一方陣。僅乳制品就佔全國市場份額25%。

  按照這一發展路徑,截至2020年,我省制造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將達3%左右。

  ——結構進一步優化。到2020年,制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穩步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制造業內部結構不斷優化,高端裝備、食品制造等優勢產業佔比穩步提昇。

  ——質量效益進一步提高。到2020年,制造業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全國平均水平。食品制造、高端裝備等優勢產業形成『品牌效應』,形成一批重點企業和優勢產品,引領全省制造業向產業鏈和價值鏈高端邁進。

  ——集群優勢進一步突顯。到2020年,年主營業務收入超100億元的企業集群不斷擴大,高端裝備制造和綠色食品制造形成1000億級產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規模不斷壯大。

  ——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爭取建成1家至2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形成一批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重點行業技術創新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制造業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爭取達到300家。

  ——綠色發展態勢進一步穩固。到2020年,綠色制造能力穩步提昇,規模以上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十二五』末下降18%。

  ——兩化融合進一步提昇擴面。到2020年,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不斷擴大,制造業企業互聯網普及率、信息技術集成應用水平不斷提昇。

  有措施可操作,《規劃》成龍江企業掘金路線圖

  除了《規劃》中常見的目標、發展重點外,《黑龍江省制造業轉型昇級『十三五』規劃》還為我省制造業發展提出了七項重點任務。這也是相較以往,《規劃》更有針對性、更加專業的一面——《規劃》強調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明確了制造業創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綠色制造工程、產能合作工程、軍民融合工程、質量品牌提昇工程、優化產業布局等七項重點任務,加快促進制造業轉型昇級,推動工業強省建設。

  吳華說,這七項任務中的每一項任務都是針對制造業轉型昇級的關鍵進行設計的。《規劃》提出,要紮實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大力振興實體經濟。例如,實施制造業創新工程中,提出利用我省的科研院所和行業骨乾企業共同創建推進國家級和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在實施智能制造工程中提出,要以高端設備基礎較好的企業為試點示范,實施『100+1000』工程,打造100個數字化(智能)車間,建設1000條自動化生產線等內容。

  『這是一個有具體做法的《規劃》,讓行業主管部門做起來有抓手。』吳華說,在2017年10月,我省的數字化(智能)車間認證工作就已經開始,共有22戶企業通過,它們是我省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的典范,要通過這種獎勵,鼓勵更多的企業加入其中。

  方向、任務、思路、重點、措施都已經具備,頂層設計的謀篇告一段落。接下來《規劃》要依托這些方向謀劃具體項目抓推進、促落實。官英敏說,省工信委要把《規劃》中所提出的發展重點和任務,在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成果轉化、政策層面兌現等方面落到實處,要創造條件,營造氛圍,更好地推進制造業轉型昇級。

  『制造業轉型昇級的任務最終要落實到企業,所以《規劃》不僅需要管理部門了解,更需要企業了解,因為這對企業投資、轉型有實質性的作用。』吳華說,實際上,一些領域產能已經飽和,再上項目就是浪費。《規劃》是企業投資、轉型的助手,這裡面提出的是我省既有優勢又有市場需求空間的領域和方向,企業在這些領域上項目很有希望。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