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4日訊(記者 王亮) 記者4日從省農委獲悉,目前,全省有效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企業928家,產品2480個,農業系統認證有機食品417個,企業86家。全省共有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33個,其中,獲中國馳名商標農產品42個,中國名牌農產品19個。力爭在未來5年內,全省打造出50個在全國有影響力的農產品品牌。
近年來,我省把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作為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采取多種方式,加快培育具有較高知名度、美譽度和較強市場競爭力的農產品品牌。
目前,全省已培育出『寒地黑土』『黑森』『北大荒』『五常大米』等一批知名品牌。全國十大大米區域性公共品牌我省佔3個,十大好吃米飯我省佔一半。五常大米、慶安大米、九三大豆、東寧黑木耳榮獲2017年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品牌建設離不開品牌質量保障。全省完成高標准農業『三減』面積1240萬畝,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7600萬畝,佔農作物播種面積1/3;並大力發展互聯網+農業,全省建成互聯網+高標准基地1316個,百萬畝耕地實現生產全程可視,產品質量可追溯,形成『龍江』農產品良好口碑。
提昇品牌效益離不開宣傳推介。舉辦黑龍江綠色食品年貨大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優質農產品展銷會、推介會等對接活動,在國內一線城市建立一批品牌農產品精品館及展示銷售中心。在上海、廣州舉辦大米大豆等品牌專題宣傳推介會,集中推介『北大荒』等一批區域性公共品牌。
同時,我省農產品在品牌打造上仍然存在差距。我省具有中國馳名商標的農產品品牌僅42家,影響力大、美譽度高的精品少,品牌小弱的局面普遍存在,大品牌帶動能力尚未充分發揮。部分農產品品牌雖然已經叫響,但市場份額小,整體認知度弱。如我省的完達山乳業,具備了一定的市場知名度,但企業銷售額遠小於國內知名品牌。
下一步,將按照5年內培育50個在全國有影響力的農產品品牌的目標,加大工作推進力度,持續提昇農產品價值鏈,努力實現優質優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