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鶴崗
搜 索
鶴崗探棚改 拆除2.8萬多戶『趴趴房』
2018-01-09 10:27: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柯仲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一年內,黑龍江鶴崗市拆了2.8萬多戶『趴趴房』、修了幾十條大小城市道路,其中有些甚至是近20年沒啃動的『硬骨頭』。

  這事兒有難度嗎?『當然有!還不小。』市棚改辦工作人員劉純鋼說,『工作量大、起早貪黑不說,遇到群眾不理解、不配合,那真是說破嘴、跑斷腿。』

  『說實在的,剛開始確實不想搬。』一開始並不配合的勝利路棚戶區居民王女士一家,如今不僅分到新房,還在政府幫助下辦了低保,『沒成想,房扒了、路平了,咱鶴崗也能變得這麼美,更別提以後能住新房了。』

  房要拆、路要修,這是造福百姓民生、提昇城市功能的長遠大事,可碰到眼前百姓不理解不配合咋辦?且看鶴崗近20年來最大規模的舊城改造工作,是如何化解這個難題的。

  『這卡脖子路卡了快20年,終於通了』

  和大多數鶴崗市民一樣,機關乾部侯先生近來行駛在市中心工農區的勝利路上,心情舒暢了許多,『這卡脖子路卡了快20年,終於通了。』

   啥是『卡脖子路』?——『你看這橫向三道街和四道街之間的勝利路路段,好好的四車道,硬生生被道兩邊160多戶平房野蠻地擠成了兩車道。』指著這片棚戶 區沒拆前的照片,工農區棚改辦工作人員王曉一臉無奈,『市中心的乾道上擺了個大集市,賣魚的、開小飯店的、賣烤串兒的,啥都有。行車稍有不順暢,這路馬上 被堵死。』

  可這給城市添亂、給百姓添堵的棚戶區,愣是在勝利路上『趴』了快20年。『為啥?這可是市中心黃金地段啊。』工農區棚改辦主任李雷說,『覬覦的開發商那是一撥又一撥。誰不想多要點?居民要價太高,開發商也力有不逮,就這樣一拖再拖。』

  再看看現在的勝利路,棚戶區蕩然無存,一邊修起了停車場,一邊留著建小公園。

   地產開發商20年也沒動得了的棚戶區,去年花了1個月工夫咋就拆了?『棚戶區影響城市形象、居住質量,一到冬天,棚戶區家家戶戶用小煤爐取暖,還嚴重影 響了空氣質量。』市棚改辦相關負責人說,『市裡下大氣力推進棚改工作,還決定還綠於民。棚戶區拆除之後除了原地還建的,其他大多數用於建公園、搞綠化,修 停車場、建水衝式廁所等便民設施,不搞房地產開發。這種思路的改變,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棚改工作,獲取了大多數百姓的理解、支持。特別是一些很多年都沒拆得 了的棚戶區,今年全拆了。』

  雨天漏水冬天凍,這樣的房子住了18年,為啥不願搬?

  讓王曉沒想到的是,即使前期宣傳已向160多戶居民『吹風』:這次是政府進行棚改,而不是開發商搞開發,大多數居民也第一時間交了房。但當他第一次來到勝利路棚戶區居民王緒水家門口,還是吃了閉門羹。

  『王緒水今年46歲,小時候小腦萎縮,沒有自理能力,也無法溝通。他的大姐和他住一塊,照顧他。』王曉回憶起了去年4月份第一次去王緒水家量房時的經歷,『一給他大姐打電話,就推托自己有事,不肯見我們,三番五次都這樣。』

  雨天漏水冬天凍,這樣的房子住了18年,為啥不願搬?王曉和他的同事去了多次,終於在社區的幫助下,和他姐姐見了面。

   原來,由於王緒水腿腳不便,他姐姐想選個一樓的房子。還因為擔心新房竣工前沒地兒住、竣工後沒錢裝修,遲遲不願搬。『總算把情況掌握清楚了。』王曉松了 口氣,可問題也隨之而來了,『我們的政策是先交房的先選房,等他們看房時已經沒有一樓的房子了。他們看上的房子又超過了應有的安置面積。他們家確實很困 難,但有些要求超出了政策范圍。』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