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機所指接熱水的地方。
生活報1月10日訊 生活報近日連續報道了洗浴中心門前大面積積冰,給車輛和行人造成安全隱患一事。那麼,這些熱水從哪裡來?為什麼洗浴中心要購買這些熱水呢?記者連日來就此問題展開了調查。
運水車司機:從電廠裡拉熱水給洗浴中心送
9日中午,記者來到香坊區化工路的哈投熱電廠,在廠區側門,有三輛裝著熱水的水車停在這裡,駕駛員一側的擋風玻璃上都有『正大』字樣。
生活報記者與司機攀談,司機告訴記者:『我們這些車都是一個公司的,都是給洗浴中心送水的。』記者詢問熱水的價格,司機說:『那要看你的距離,要是出了廠子一拐彎,一車240元就給你拉,要是離著遠的就貴了,最貴的有360元的。水都是一樣的,一車12噸。』記者又問水的來源,司機指著前方廠區裡的一個熱氣騰騰的巨大水箱說:『就從那裡拉水。都是好水,乾淨得很,我們主要送道外區,都是洗浴中心在用。』記者又問,如果自己僱車來買行不行,司機說:『肯定不行,我們來都得憑水票,自己來拉水,廠子指定是不能給的。』司機的話在哈投熱電廠門衛處也得到了證實,門衛告訴記者:『你要是買水,就得找那些拉水的大車,自己來買肯定買不到。』
9日14時,記者跟隨其他運水車,沿著南崗區文景街行駛至文昌橋後拐進一個大院。路旁邊停著兩輛運水車,大院內一輛車正在水鶴下接水,水鶴從一處二層的簡易鐵皮房內伸出來,接水處熱氣騰騰。鐵皮房上沒有懸掛任何標志。記者在此觀察了近半小時,共有8輛熱水車進出拉熱水。據水車司機介紹,這些熱水也是供洗浴中心使用的。
浴池老板:打電話就有人送熱水 水哪來的不清楚
為什麼洗浴中心自己不燒熱水,而是要外購熱水呢?記者以兌店名義致電松北區一家浴池,並詢問浴池熱水來源。
浴池老板告訴記者:『我們不自己燒,也沒有燒水的設備,全靠送。現在不讓自己燒了,怕有污染。』據這位老板介紹,他的浴池有500平方米,可以同時容納40人洗浴。『你給送熱水的公司打電話,他就給你送了,一車12噸,280元,有時候一天要一車,有時候一天一車不夠。』浴池老板介紹,買來的熱水會灌入浴池自己的水箱內,三四天內都可以保持溫度70℃以上。水箱直接連接浴室的熱水管,使用時與市政管線的冷水管兌在一起,浴客自己就通過水龍頭調節溫度了。
『現在哪還有自己燒水的,都這麼買,方便。』浴池老板說。記者再問這些熱水的來源,老板稱:『那不清楚,沒問過。他們都是專門給洗浴送熱水的,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運水車
業內人士:買水省一半成本 賓館游泳館健身房都買
洗浴行業的業內人士張先生告訴記者,之所以浴池都自己購買熱水,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因為環保,第二是為了省錢。
張先生說:『原來浴池自己燒水用的都是煤,但是現在節能改造,市區內燒煤的小鍋爐基本都被拆掉了,如果還想自己燒水,只能用清潔能源電和天然氣,這個成本就高很多了,一般浴池都用不起,就是大浴池有燒水的設備,也是結合著用,外購熱水不夠,自己再燒一部分。』
外購熱水和自己燒水成本相差有多大?張先生為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大型浴池日耗熱水36噸來算,按外賣熱水的最低報價一車12噸240元來算,一天只需720元。而自己燒水,因為是高耗水行業,水費為16.4元每噸,排污費為1.4元每噸,36噸熱水水費就要640.8元,再加上耗電、僱工人、設備維修和其他損耗,一天要超過1400元。
『據我了解,洗浴中心基本都買熱水。不僅洗浴中心,還有健身房、賓館、游泳館這些高耗水行業,都會購買熱水。』張先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