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12日訊 過去的一年,方正縣團結帶領全體黨員乾部群眾凝心聚力、攻堅克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統籌施策、砥礪前行,全力以赴保增長,經濟社會平穩發展,縣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預計方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5.2億元,同比增長6.5%;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6.5%和6.7%。
改革全面鋪開 藩籬加速破解
去年,方正縣八大類34項改革全部完成年度任務。
國家有佔位。股權改革、村民自治等國家級試點得到中央深改辦、農業部、民政部認可。股權改革工作在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作了典型發言,經驗被中央深改辦和新華社《內參選編》刊發。
省市當排頭。大羅密鎮中興村村民自治試點圓滿完成並在全縣鋪開,『兩權』抵押貸款『方正模式』在全省推廣,兩項改革經驗被省委深改辦刊發;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全省領先,醫聯體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
創新有成效。大城管體系進一步完善;『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累計優化行政權力許可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2065個,精簡要件697個,減少環節542個,成為哈爾濱市政務服務規范化建設試點縣。
三產融合發展 經濟發展提速
農業產業加快昇級。打造了10個水稻功能示范區,發展綠色水稻50萬畝、有機水稻3萬畝、富硒水稻10萬畝,成為全省首批國家級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全市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試點縣;開發了萌芽玄米、米硒粉、全脂穩定米糠等系列功能食品,加速從大宗食品輸出縣向功能食品基地縣轉變;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富硒稻米產業技術高峰論壇、首屆中國富硒大米之鄉·方正插秧節、第二屆龍江大米節·方正大米特賣會,建成方正大米網絡營銷服務平臺,方正大米品牌價值突破100億元。
工業經濟運行回暖。全縣37個5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完成投資6.33億元,8個市級重點產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3.67億元。投資1.8億元的益海嘉裡30萬噸稻米精深加工項目成功落地,投資5000萬元的正和晟紙制品包裝項目主體完工,新龍米業擴產項目穩步推進。
第三產業發展迅猛。成功舉辦首屆冰天雪地方正游、第二十二屆方正蓮花節暨第七屆原生態旅游文化節,被授予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和國家級農民工等人員返鄉試點縣創建工作紮實有效,電商產業園基礎工程完工,全縣電商交易額1.25億元,同比增長64%。
城鄉統籌建設 人居環境優化
去年,方正縣加大投入、建管並重,加快了美麗城鄉建設步伐,城鄉基礎設施健全完善,人居環境有效改善。
『智慧城市』項目完成建設,強化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開工建設城市開發項目12.4萬平方米。24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昇級,方正湖國家級濕地公園二期建設項目完工;改造27個小區和單位供熱內網,新增供熱面積46萬平方米;建成『一大五小』垃圾無害化處理廠,成為全省首個縣鄉兩級垃圾無害化處理全覆蓋縣;美麗鄉村建設提檔昇級,得莫利鎮被納入省級特色小鎮,天門鄉、方正鎮建國村榮獲全國文明村鎮。
生態環境持續優化,全面打響了生態文明建設攻堅戰。落實了縣、鄉、村三級河長制,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通過省市驗收;實施封山育林5000畝、『三北』防護林造林2000畝。污水處理廠二期完成主體工程,建成省級生態村8個;成為全省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縣。
民生工程昇級 幸福指數提昇
深入開展『天大的小事,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活動,先後解決了交通、供暖、水電等各類難題30餘件。全年民生支出11.2億元,佔公共財政支出68.3%。
實施產業扶貧、金融扶貧、改革扶貧、政策扶貧、社會扶貧、巧手扶貧,創立精准扶貧信貸保障基金,戶獲貸比居哈爾濱市第一、全省第二。全年共投入扶貧資金3935.5萬元,社會投入扶貧資金487萬元。『兩不愁、三保障』得到強化,為516戶貧困戶建設了彩鋼房;全縣有181戶、439人脫貧。
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投資3565萬元新建沙河子學校、永建學校、縣第一小學和珠河幼兒園,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通過國家督導評估驗收。建立全民健康檔案13.6萬份,家庭醫生簽約7.3萬人,縣婦幼保健院建成投用。縣公共體育場投入使用,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
保障水平穩步提昇。累計發放救助金3923萬元,惠及困難群眾8921人。改造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516戶,發放廉租房補貼240萬元,使882戶困難家庭受益。
方正縣代表全省參加了『愛我國家·圓夢中華』全國文明村鎮文藝展演,受到中央文明辦表揚;獲得省級文明城市、全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范縣榮譽稱號,天門鄉、方正鎮建國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