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佳木斯
搜 索
佳木斯市郊區以招商促經濟精彩開局 聚力產業項目突出高效服務
2018-01-16 08:43:4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金雙燕 劉億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月16日訊 1月7日,周日。剛剛參加完佳木斯市兩會的郊區主要領導立刻投入到開年最重要的一項工作中。這天,他們要與來自北京中國城商聯和廣州交易所的一行6人開會,這是2017年12月12日『中國大米產業展覽交易基地』揭牌以來雙方進行的第二次主任辦公聯席會議,進一步細化基地建設相關政策、運行機制、市場開拓、商業模式等內容。而由郊區牽頭運作並落地的這個全國唯一的『國字號』項目自此也正式昇格為全市重點產業項目,並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

  佳木斯市郊區的產業項目、招商引資工作在過去一年如火如荼開展的基礎上,正開足馬力,快馬加鞭,力求實現招商引資大突破。

  招大引強『一號工程』

  記者在郊區采訪時了解到,元旦剛過,就有乾部『走出去』招商了,也有乾部陪同『請進來』的客商在考察項目。

  一年來,新一屆佳木斯市郊區區委區政府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創新招商方式,拓寬招商領域,鎖定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尤以旅游業、生態農業、農畜產品、食品深加工項目為主要招商目標,形成三個『三分之一』的招商工作格局,即『各級領導拿出三分之一時間抓招商、拿出三分之一的人力抓招商、拿出三分之一的分值考核招商工作』。

  正是借助於鄉情友情以情招商,投資10億元的『中國大米產業展覽交易基地』得以有緣引進並成功落地。而郊區搶得這一先機,對佳木斯大米與銷售市場深度對接融合具有裡程碑意義。以基地為平臺,全國首屆『米博會』正緊鑼密鼓籌備,屆時基地強大的功效將初步釋放。這對深化『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破解『種強銷弱』、『量大鏈短』難題,實現農商對接和大米產權交易,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全面推動佳木斯乃至全省大米產業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

  佳天對俄農副產品物流園區裂變式發展,商品交易量超過60萬噸,交易金額超過50億元,同比增長40%,實現對俄貿易500萬美元以上,一躍成為全市對俄出口額度最大的企業。

  隨著1月5日『赫哲雪村』冰雪旅游項目開門納客,京東雲創空間項目的啟動……郊區2017年開復工重點產業項目153個,完成產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58.5億元,年度投資計劃順利完成。新引進千萬元以上項目65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2個、五千萬元以上項目20個。全年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56.17億元,同比增長12.25%,完成全年工作目標的102.1%。

  高效服務精准對接

  『從選址到立項再到生產不過百日,手續審批更是一天就完結,真是神速呀。』在佳木斯蘇緣酒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穿著印有『成大事者必有緣』字樣工作服、操著一口南方音的辦公室主任趙武說起酒廠落地郊區的經過,感觸良多。

  江蘇雙溝釀酒有限公司是百年老廠,之前酒廠所需原料部分從佳木斯等地采購。隨著酒廠規模的擴大,有了在北方建廠想法。郊區得知這一信息,立即派相關部門跟進,與企業保持密切聯系。區委書記高志軍親自對接酒廠老總,2017年8月接洽,9月選址,11月出酒,辦公室、職工宿捨等企業需求竭力滿足。現在酒廠訂單排到了今年6月,年稅收可達500萬元。讓趙武最為感動的是,市場監管部門全程服務,所需手續一天辦好。『這服務的效率在我們江蘇也是快的呀!只有把企業的事情當成自家事來做,纔能留住商、辦成事。我敢拍著胸脯說,東北的發展環境不比南方差哪去!』

  同樣,『大米基地』從意向合作到掛牌也不出百天;俄羅斯酸奶項目從開工到竣工4個月;東極寒地紅樹莓深加工項目由專人全程領辦代辦。佳木斯郊區商務和經濟合作促進局局長王海介紹,為確保招商引資工作取得實效,區裡專門實行領辦代辦服務,一心當好『保姆』和『店小二』,疏通各類投資者擔心的『堵點』,高起點介入、高效率運行、高標准完成,全力打造『親商、安商、助商』環境。精准的對接服務,良好的投資環境,使得更多項目以最快速度、最短時間落地生效。

  發力電商集群承接

  『樓上接單,樓下打包發貨。辦公區、倉儲物流區、生活配套區一應俱全,還有鐵道專用線,哈同、鶴大公路臨門而過,上哪找功能這麼齊全的電商園區。』正在分揀包裹的中通快遞佳木斯分撥中心工作人員說。

  佳木斯電商產業園是郊區著力打造的我省東部地區中心型、示范性電商綜合園區。在招商引資過程中,郊區領導意識到,產業園區是產業集群發展的重要載體。結合區情和地緣優勢,佔地面積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4萬平方米的電商產業園於2016年10月應運而生。

  也就一年時間,阿裡巴巴農村淘寶、中國農機產業網、京東雲創新空間等大型電商企業,以及本地冬梅豆粉、佳臣服務等150多家企業相繼入駐。總部在上海的中通快遞原本只在哈爾濱設有分撥中心,發往東部地區的快遞需中轉哈爾濱再回本地。經過真誠努力,去年10月中通快遞佳木斯分撥中心入駐,縮短了城際時間,節約了物流成本,快遞規模體量急劇增大,由原來的1.4萬件增加到分揀周邊18個縣市約10萬件的提量,當天分揀派送,帶動500餘人就業。2017年園區收入5800萬元,半年實現稅收346萬元,上行包裹量480萬件。同時,園區組織周邊縣市農產品在網絡平臺銷售,上線僅兩月的佳木斯特產網實現銷售額1300萬元。這裡的每戶企業都呈現著產業集聚發展態勢,釋放著發展的無限潛能。

  而今,佳木斯電商產業園正以國家級特色園區為目標,力爭今年實現收入1.7億元、稅收1000萬元,包裹量3000萬件,帶動就業1200人,推動相關產業實現產值3.5億元。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以投資帶動貿易發展、產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這在區委書記高志軍看來,產業競爭力強、產業結構優、環境好既是未來實體經濟的發展方向,更是聚集產業資源、科學招商引資的考核導向。落到具體工作中,當前要做的就是抓住振興實體經濟的歷史機遇,全力以赴『抓招商』,千方百計『強項目』,堅持不懈『壯園區』,讓項目有『加速度』,園區有『集聚度』,招商有『新高度』,助力全市經濟發展。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