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9日訊 『我兒子從放假開始就沒閑著,補數學、補英語,還學了一個特長,等這些課都補完了,也差不多開學了,我也想讓孩子玩,可是別人家的孩子都在補,咱不補就得被落下。』1月16日,家住東風新村的陳女士說。
其實,陳女士的想法並不是個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很多家長的心願,他們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成績不好,覺得很沒面子,不管學習班正不正規,一味地去補課。
在此,心理專家提醒各位家長,要合理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不要讓孩子產生厭學心理。
孩子假期忙補課
家住讓胡路麗水華城的趙女士,孩子今年上小學四年級,兩人工作都忙,平時也沒有時間輔導孩子學習。這次期末考試,孩子語文不及格,數學和英語分數也不高,這下可急壞了趙女士,趕緊給孩子找補習班,孩子奔走在補習班之間,和平時上學差不多。
前兩天,孩子突然對趙女士說,他不想上學了,太累了。
『兒子說完這句話,嚇了我一跳,不知道該怎麼辦好了。不補習,孩子跟不上,補習孩子還嫌累。』趙女士說。
無獨有偶,家住東風新村的吳女士,也把孩子的假期安排得滿滿的。
兒子放假的第二天,她就把兒子送到了英語集訓班。年前,還要上一個語文閱讀班。
吳女士算了一下,這些課程全下來,兒子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我老公心疼孩子,不想讓孩子學這麼多,可是孩子英語和寫作文的水平太差了,不補真不行,我現在也很矛盾。』吳女士說。
采訪中,很多家長的想法都一樣,他們也知道孩子小,應該適當讓玩玩,可是一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在補習,就著急,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假期沒有上學輕松
孩子們上補習班、興趣班,是否自願?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名學生。小學四年級的李妍小朋友告訴記者,她的假期生活,父母都給排滿了。放假第二天,開始學英語,學完英語回來,她除了要復習鞏固當天學的英語知識外,還要寫寒假作業。除此之外,父母還給安排了數學應用題和口算題。
『放假還沒有在學校輕松呢,在學校還可以和小朋友玩,在家除了學習就是學習。』李妍說。
正在讀初二的學生陳洋告訴記者,這個寒假,父母不僅給他報了興趣班,還報了兩個補習班。
『放假比上學還要忙,想想就痛苦。』陳洋說。
比起這些孩子,開學上五年級的孫聰就幸福很多,這個寒假她只報了一個書法班,每周上兩節課,每節課2個小時,一直上到開學。
『這個興趣班是我自己選的,因為我想練習一下書法,爸爸媽媽也支持我,就沒有再給我報別的班。』
當記者問她是否願意上其他補課班時,孫聰說,好不容易放假了,她可不願意再去上補課班了。
因材施教最為正確
『不要把孩子逼得太緊,要讓孩子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等孩子有了厭學心理,家長後悔都來不及了。』11月17日,記者在市心理調適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單元了解到,厭學,已經成為青少年心理問題的重災區,從門診量來看,約50%來此諮詢的家長,都是因為孩子厭學。
市心理調適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單元主任任凱說,厭學癥的病因有很多,有的是多動癥造成的,有的是強迫癥造成的,還有的是抑郁癥造成的,而其中多動癥,最容易讓孩子產生厭學的想法。
任主任認為,兒童本身的心理素質不穩定,承受能力欠佳,特別是那些神經過分敏感和性格內向的孩子。
加之很多青少年對學習的期望過高,致使心理壓力過大,從而精神過度緊張和疲勞,唯恐成績下降。
很多青少年,過分看重考試成績,學習生活也欠規律,最終造成不良的身心狀態。
在此提醒家長,不要過分追求成績,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專長。因材施教,纔是最正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