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2日訊 鐵力市堅持『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始終不忘奮斗初心,努力增進民生福祉,滿足群眾期盼。2017年累計投入民生領域資金20.9億元,佔公共財政支出的77.5%。
統籌兼顧,回應百姓重大關切。去年,針對群眾反映的供熱質量不高、供暖期短、自來水水質不好等問題,該市支持企業改造新建供熱管網1.4萬米、供水管網2萬米,實施了新建換熱站項目,改善自來水淨水工藝,大幅提昇了百姓取暖、飲水質量;采取政府和企業共同承擔費用的方式,將供暖期前後各延長10天。完成水電網絡繳費、定點藥店網點建設,實現醫保卡上線結算、城鄉居民醫保『六統一』。集中力量,積極破解歷史遺留的房產證辦理難問題,35個不能辦理產權的棚戶區項目中28個已可正常辦理,市屬棚改小區不動產權證可辦理率和回遷安置率均達到85%,其餘正按程序全力解決。綜合改造老舊小區6個,引進物業公司進駐5個棄管小區,探索了物業管理新機制,群眾重大關切得到有效回應。
強化投入,補齊短板,建立民生保障長久機制。堅持把教育置於優先發展地位,抓住『人』這個核心,研究出臺了《中學名校、名校長、名師、優師評選方案》,大力表彰優秀教育工作者,使教學質量真正成為對學校、教師評價的重要、公平杠杆;抓住『教』這個重點,確定了一批中小學課改示范校,開展課改展示課,強化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質量核心意識;抓住『物』這個保障,以實現教育公平為目標, 實施教育信息化工程,推進城鄉智慧校園建設,讓城鄉學生有條件享受相對均等的優質教育資源。市第三幼兒園開園納生,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新要求、新向往得到不斷滿足,以優異成績順利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驗收。加快健康鐵力建設步伐,推進市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構成的醫聯體平穩運行,推進資源共享、人纔下沈,將醫聯體、醫共體建成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發展共同體。順應健康養老新需求,新建愛心養護中心項目投入使用。圍繞打造『合唱之鄉、象棋之鄉、排球之鄉』,著力提昇對外影響力,驪馬合唱團在全國比賽獲獎,鐵力市一中排球健兒走出國門勇創佳績。創新發揮小額擔保貸款促進創業作用,協調金融、擔保公司,進一步放寬政策、降低貸款門檻、簡化辦理程序,讓更多人員及時得到就業小額擔保貸款的資金政策扶持。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文化、教育、醫療、公共交通、殯葬等公共服務能力不斷提高,群眾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