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26日訊 2017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6萬億元,增速由最低的5.6%回昇到2017年的6.4%,一產三產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這成績來自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來自重點產業項目的持續發力、來自新動能的培育生成。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堅持產業項目建設、創新驅動、新增長領域培育相結合,持續推動轉方式調結構。如何做好三篇大文章,打贏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代表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
創新驅動推動『老字號』改造昇級
雖然我省部分傳統行業正經受轉型昇級陣痛,但仍是振興實體經濟的最大存量。要以體制機制改革與創新驅動結合推動『老字號』改造昇級。
省人大代表魏殿富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把產業項目建設、創新驅動、新增長領域培育結合,這種轉方式調結構的思路是龍江特色,體現龍江智慧。產業項目建設是發展的根基,創新驅動是發展的動力,新增長領域是從供給和需求的角度拓展。調結構不是傳統意義上量的調整,是在增量調整基礎上更加注重質的提昇,通過動能、供給、需求、投入、產出、市場、科技等方面有效銜接,為龍江實現高質量發展找到一條切實可行的途徑。作為資源型城市,雞西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步伐,圍繞『兩黑一綠一藥』四大主導產業,突出石墨新材料、綠色食品、藥品合成劑制劑、現代服務業等上下游產業鏈,謀劃推進一批項目,培育新經濟增長領域,做優增量,積蓄後勁。
省政協委員林珈旭表示,龍江『老字號』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但面對新興的市場主體和世界名牌名品的競爭,老字號企業卻往往顯得力不從心。其根本原因就是老字號企業創新上的匱乏。『老字號』企業必須緊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洪流,適應『互聯網+』等新業態,紮實推進產品、技術、商業模式創新,在研發創新上下功夫,通過調整產業結構、拓展銷售渠道、加大管理及營銷創新,把原有的老字號單一看家產品進行延展,增加附加值。
延長產業鏈推動『原字號』深度開發
我省產業發展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原字號』輸出多,要抓好『五頭五尾』,把『頭』放大把『尾』拉長,深度開發『原字號』,讓傳統優勢產業鏈條不斷向下游延伸。
劉娣代表說,打贏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以科技創新進行驅動、引領和促進是關鍵。產業鏈條延伸是發揮我省種植業優勢的最有效途徑,通過種養加一體化,農林牧漁循環發展,一二三產業融合,促成食品工業、流通產業、信息產業、旅游產業。如畜牧業不僅有養加銷,而且有飼料肥料工業、獸藥產業、農業廢棄物處理、生態環保、黑土保護等等。要做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的大文章,改變我省多是提供原字號農產品的狀態,大大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比如玉米的初加工、深加工利用都有多種方式,從青嫩食用、飼料加工、酒精生產到可加工成國際市場上走俏的賴氨酸、蘇氨酸等氨基酸產品,大豆加工不僅有傳統食品,還可以加工成納豆、異黃酮等高附加值產品。比如我省唯一的國家級保護豬種東北民豬,以好吃、肉質好、抗逆性強著稱,但太肥生長慢,我們通過雜交利用在保證其優質特性前提下提高生長速度和瘦肉率,成為企業和消費者歡迎的新品牌、新字號。
姜總祥委員說,早在十幾年前我省的木業加工便呈現頹勢,優質的木材越來越少,供暖成本和人力成本卻節節攀昇,企業想獲得生存需要比南方發達地區的同類企業付出三倍的努力。企業堅持『多條腿走路』向銷售的產業鏈下游繼續延伸,近幾年風靡家具類行業的『全屋定制』又成為家具企業的新增長點。原字號企業如果不能快速通過結構調整、轉型昇級來滿足市場的新需求,原本的優勢極有可能變為劣勢。
李立新代表說,深度開發『原字號』,就要大力發展綠色有機產業。比如慶安縣持續放大寒地黑土第一優勢資源,推動綠色有機第一支柱產業發展,引導68家米業企業組建米企聯盟,授權使用慶安大米品牌,並通過米企聯盟推動優化品種、提昇品質、打造品牌,制定標准、分類定價、多渠道銷售,大船出海,抱團闖市場。推進產品精深加工,在功能食品、保健食品、特色食品開發上實現多層次轉化增值;配套建設有機食品檢測、有機農產品可追溯系統等項目,推進綠色有機產業全鏈條發展。
挖掘新增長領域推進『新字號』培育壯大
產業項目建設是振興我省實體經濟的關鍵,而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創新創業結合推進『新字號』培育壯大,則是振興實體經濟的希望所在,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頭戲』。
來自民營企業的楊春波代表說,隨著我省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廣泛應用,新產業快速發展。例如躋身全國互聯網百強的黑龍江龍采科技集團就是起步於互聯網基礎運營,是基於『互聯網+』為發展勢頭的良性企業生態圈。87家分公司遍布國內47個大中城市,去年集團將公司總部遷回哈爾濱,致力於人工智能、大數據應用層的研發,已為8萬餘家企業提供長期的互聯網相關技術服務。目前正在做企業雲服務平臺,開發為企業提供法律、信息化、財務服務等一系列服務的企業雲服務軟件,范圍輻射全國。此外,該集團還以『互聯網+體育』創新發展體育經濟,在發展互聯網體育大數據的同時,連接各類體育館,實現包括球友圈、健身氣功項目、瑜伽等體育產業項目的互聯網化,為用戶提供體育綜合服務,並打造會員式體育商貿平臺,借此渠道銷售產自龍江的綠色食品。
佟宏軍委員介紹說,我省最大的優勢是綠色、有機、地表農產品。通過互聯網銷售,實現農產品上行,讓農產品供應商的視野寬了、用戶廣了、市場也更大了。在將來的互聯網3.0時代,我省要培養出適合本地的互聯網人纔,並將各地的物流、倉儲、產品進行更高層次整合。今年京東集團與我省的戰略協議剛剛簽署,它的工作人員就已到各地進行調研考察,我們也要抓住這樣的機會『借船出海』,我省的農產品進入京東倉儲,就等於進入了發往全國的快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