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省政協委員袁福龍:打造『哈爾濱音樂節』 刻畫『音樂之城』
2018-01-26 16:57: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許諾 霍梟涵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月26日訊 (記者許諾 霍梟涵) 哈爾濱具有豐厚的音樂文化底蘊,城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城市音樂風格,市民音樂文化基礎好,哈爾濱市音樂演出的硬件設施較發達,省政協委員袁福龍認為,哈爾濱這座『音樂之城』在音樂及其相關的產業發展不夠充分,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和推動作用還有待於進一步挖掘。

  袁福龍說,哈爾濱國家級的『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已經舉辦了30多屆,有來自多個國家演出團體的幾十場音樂演出。哈爾濱音樂演出的硬件設施較發達,有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多家;文化館(藝術館)20多個;有《哈爾濱大劇院》、《哈爾濱音樂廳》、《哈爾濱老會堂音樂廳》等國內一流的演出場地,哈爾濱音樂學院已經建成並開始招生。雖然哈爾濱在音樂方面具有上述優勢,但是其對城市經濟、文化、旅游發展的帶動作用並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袁福龍認為,應借鑒『哈爾濱冰雪節』的成功范例,整合目前以『哈夏』為代表的的各種各樣的音樂會和文藝演出,在每年的7月份的第二個星期日開始設立為期二個月的『哈爾濱音樂節』,將目前此段時間內的各種文化音樂活動都囊括在內,形成冬有『哈爾濱冰雪節』,夏有『哈爾濱音樂節』全國獨一無二的節慶模式,最大限度地發揮音樂對經濟、旅游、文化、社會發展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與此同時,引進國內外特別是俄羅斯的樂器生產技術,以及燈光、音響、舞臺機械項目,支持國際、國內知名領軍音樂器材企業在哈爾濱設立區域總部,形成樂器生產的集群。整合資源,建立『哈爾濱音樂博物館』,在現有『黑龍江音樂博物館』的基礎上,建立民建公助的『哈爾濱音樂博物館』,將哈爾濱音樂發展、『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的發展歷程的資料如重要歷史鏡頭照片整理成科觀展的影視和文字材料,供市民和全國各地的旅游者參觀游覽。

  袁福龍建議,應提高音樂廣場藝術演藝的水准和群眾的參與度,著手研究建設具有哈爾濱特色的音樂小鎮,在音樂小鎮內新建一些音樂硬件生產企業,音樂創作(工場)、藝術家公社、無動力兒童主題樂園等,並以上述條件為基礎積極申報國家音樂產業基地。此外,將音樂與旅游、教育、游戲等更多領域的融合發展。同時,他提出,應制定『支持音樂產業發展』的地方性政策,設立音樂文化產業基金。從培養音樂人纔、孵化版權交易、發展數字音樂、促進音樂消費、完善音樂設施等多方面,支持音樂企業、音樂原創、音樂演出、音樂版權等的運行和交易,並規定有明確的主管部門進行管理。

責任編輯:楊禹

【專題】牢記囑托 嶄新答卷——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兩周年特別報道

【專題】位置,增強時代——第九屆中國衛星導航技術與應用成果展

【專題】新時代新龍江新作為——聚焦2018年黑龍江省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