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同心共話美麗新龍江】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保護龍江青山綠水
2018-01-26 22:10:02 來源:東北網  作者:莊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月26日訊(記者 莊園) 26日,出席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的委員們圍繞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的,要強化綠色發展理念,深入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展開了分組討論。委員們紛紛表示,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保護龍江青山綠水。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黑龍江省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著力抓好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落實,堅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突出問題為導向,以打造『兩座金山銀山』為抓手,堅決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全省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2017年以來,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多次研究部署冬季清潔取暖工作,各部門、市地共同努力采取了淘汰小鍋爐、淘汰黃標車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突出的效果,2017年全省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全省12個考核城市PM10年均濃度為62微克/立方米,超額完成大氣十條下達的66微克/立方米的目標。

  省政協委員、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馮永強建議,應加快推進黑龍江燃煤小鍋爐關停,開展清潔能源替代工作。采用天然氣熱電聯產供熱作為我省解決大氣污染、打造綠色龍江的重要途徑。天然氣聯產供熱與燃煤供熱機組相比,其環保優勢明顯,一氧化碳及氮氧化物排放低,硫化物及粉塵排放幾乎為零,同時也避免了燃煤鍋爐帶來的煤炭運輸、儲存堆放中的污染問題。

  記者從省環保廳了解到,黑龍江省全面清理肇源沿江濕地自然保護區內110萬立方米江砂。基本恢復紮龍自然保護區內克爾臺鄉2150畝濕地原貌。

九三學社組委員進行分組討論。

  九三學社省委建議,要加強我省對於濕地的保護力度。首先做到加強規劃先行。濕地保護規劃應當明確濕地保護和利用的總體要求、目標、措施、責任、區劃與建設布局等內容,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環境保護規劃,並與水資源、防洪、水土保持、林地保護利用、旅游發展等專項規劃相銜接,同時明確濕地實行分級保護。其次要加強源頭保護。讓人民們增強濕地保護意識,從而規范自身生產生活行為,從源頭上減少對濕地的使用與破壞。同時,加強濕地研發;搞好濕地活動、加強濕地隊伍建設;加強濕地研究;建立教育基地。

  2017年,黑龍江省開展了針對自然保護區的『綠盾2017』專項行動,對保護區內違法違規項目和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專項檢查,關停企業18個,拆除建築26.35萬平方米。目前,全省已經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6個,位居全國第一。

省政協委員張志坤。

  省政協委員、東北林業大學黨委書記張志坤認為,我省應當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在紅線管理中及時盤活生態紅線區域,在不影響生態功能的前提下,允許有適當人類活動,比如,農產品加工、林下作物的種植等,特別是農作物,對於水土保持有益的。生態紅線的劃定不是停止發展,不是禁止人類一切活動,他認為最好的保護是利用生態紅線區域內的資源,可利用生態補償機制等,撬動利益相關方參與進來,提高環保的積極性。

  另據了解,根據我省制定的《黑龍江省2017-2018年供暖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2017年10月至11月、2018年4月至5月,全省嚴查在禁止露天焚燒秸稈區域內的焚燒行為。全面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提昇重污染天氣預測能力和重污染天氣預警預報能力。

省政協委員穆娟微。

  省政協委員、省農墾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所長穆娟微認為,從植物生長方面來說,首先我們要從田間生產入手,通過減肥減藥減少對於土壤和環境污染。其次,減少秸稈焚燒,進一步推進秸稈還田技術的應用,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此外,我省有關專家正在進行對於苗床帶藥下地的技術研發,減少後期農藥的應用,進一步促進我省環境保護。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牢記囑托 嶄新答卷——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兩周年特別報道

【專題】位置,增強時代——第九屆中國衛星導航技術與應用成果展

【專題】新時代新龍江新作為——聚焦2018年黑龍江省兩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