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7日訊(記者 付巍 雷蕾 編輯 王艷)『2018年,寧安市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進出口總額增長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增長10%以上。』26日,在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現場,省人大代表、寧安市委書記徐利刃以一串數字描繪了2018年寧安市的發展藍圖。

省人大代表徐利刃。
徐利刃說,寧安市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方向,緊緊圍繞『兩頭兩尾』,堅定不移做好『三篇大文章』,著力構建『一柱兩特』產業構架,力爭新開工項目280個,完成投資100億元。
徐利刃表示,寧安市將圍繞做優做強產業走廊、『一柱兩特』產業集群,立足蛋肉、果蔬、冷水魚、林特產品等資源,形成完備的『兩頭兩尾』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培育集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北藥產業鏈,把食藥產業打造成寧安的『擎天一柱』。打造農機食品裝備產業,構建裝配式建築產業集群。
徐利刃說,寧安市將加快產業平臺建設,重點謀劃建設農食互聯產業園、農機裝備產業園、韓國食品產業園、關東大廚房產業綜合體、光伏產業園等專業園區。
培育壯大實體經濟。加快推進傳統企業通過技術改造、重組並購,實現脫胎換骨、轉型昇級。重點推進中凌機械、金達農化、華洋酒業、倍豐化工等投資項目。培育規上企業,力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50億元以上,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戶,1-2戶企業啟動上市程序。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加快現代農業體系建設,強力推進精品示范項目建設,大力培育農產品品牌,堅決打贏農業昇級攻堅戰』。徐利刃補充道,寧安將以打造『百公裡東北亞高端食品農產品和文化生態產業走廊』為目標,構建『一核兩帶六溝十二園』產業框架,推進寧安農業由特色農業向精品農業、品牌農業昇級,由遠東菜籃子向生態大莊園、大廚房昇級,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賣得貴昇級。
寧安還要著力打造『大寧安創客空間』,依托於農民工匠創業園、明星返鄉人員創業園、『互聯網+』電商平臺,吸引企業家、大學生、返鄉人員在寧安創業,拉動新增就業5850人,電商企業發展到1000戶。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昇居民收入水平。全方位發展社會事業,堅決打贏生態環保攻堅戰。
『按照「一廊三區」空間布局,實施「文化+旅游」、「文化+產業」行動,打造獨具特色的旅游集合區、經濟區和東北亞文化地標。建設雪峰嶺生態旅游經濟區、渤海文化旅游經濟區、鏡泊運動康養旅游經濟區。推動美好寧安建設,打造具有古城之貌、江南之秀、生態之美、魚米之饒、塞北名鎮、風韻別致的美好城市。』徐利刃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