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7日訊(記者 莊園 許諾 顧碩)在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省長陸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大力推進農業全面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在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現場,政協委員們圍繞鄉村振興這一話題,展開熱烈討論。

教育組委員進行分組討論。

省政協委員車代弟。
『出臺我省的「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實施方案」對我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大的意義。』省政協委員、東北農業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教師車代弟表示,以我省豐富的農業資源、產業基礎、特色村落、傳統文化為依托,以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為抓手,完善生產、產業、經營、生態、服務和運行六大功能體系,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步同生』、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現代化的田園綜合體,是培育鄉村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引擎,既可滿足人們對綠色食品和生態旅游的需求,又能加快發展農村經濟。

省政協委員顏萍。
來自基層的省政協委員、富錦市二龍山鎮政府副鎮長、西鳳陽村黨支部書記顏萍表示,鄉村振興離不開人力物力財力的有效支持,更離不開行之有效的機制支橕、健全的制度保障。基層黨組織是鄉村振興一線的『突擊隊』,要有能打硬仗、善打勝仗的本領。當務之急是要大力培養群眾身邊的帶頭人,在人員選拔任用上給與特殊政策。

省政協委員李應文。
黑龍江墾區率先實現了農業現代化,墾區和地方融合攜手、共謀發展,有利於地方鄉村振興的實施。省政協委員、佳木斯市農業委員會副主任李應文表示,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爭當國家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排頭兵為目標,墾區和地方堅持『分屬不變,區域一體,互利互惠,共同發展』原則,走『城鄉、區域一體化』融合發展之路。共同建設國家級現代化大農業科技園、產業園、創業園、科技示范帶,共建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共建科技人纔隊伍。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共同推動區域經濟加快發展。通過資產重組、稅收分成等方式,共闢園區、共建龍頭、共育基地,聯合做大區域龍頭企業,推進產業化經營。
省政協委員、民盟省委秘書長李福生表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目標,結合我省實際,頂層設計十分重要。目前我省大部分鄉村建設仍需要頂層設計,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發展。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全方位問題。比如,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文化建設、信息建設、衛生醫療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都需要進一步加大規劃和建設力度,纔能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
省政協委員、哈爾濱市政協副主席齊瑤表示,堅持生態發展振興戰略,把生態文明建設貫穿經濟社會發展主線,堅持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全方位、全過程、立體式地建設生態村莊。堅持規劃先行,把生活功能區、公共休閑區、畜牧飼養區等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持之以恆打造生態環境。鞏固和擴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成果,推動村莊環境整治由點線整治向集中連片整治延伸。加大對鄉村生態環保資金投入力度,加強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農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積極探索和建立農村環保設施長效運行機制,確保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