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8日訊 日前,在2018年全省兩會上,省人大代表、哈爾濱融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勃萊梅酒店董事長丁非提出建議:黑龍江省居民供熱溫度最低標准提高兩度,達到20℃!實現『達標供熱』向『舒適性供熱』的轉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丁非代表介紹,國家的相關規定:《室內空氣質量標准》(GB/T18883-2002)明確規定:冬季采暖溫度16至24度,符合這個標准的室內溫度就是舒適的室內溫度。《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准》(GB50189-2005)中規定了辦公、體育、商業、餐飲等不同建築類型房屋的不同室內溫度標准。《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明確規定室內采暖設計溫度:冬季民用建築主要房間16至24度,浴室和更衣室不低於25度,辦公室、食堂及休息室不低於18度,盥洗室及廁所不低於12度。
丁非說,黑龍江省的供熱最低溫度標准確定為攝氏18度,到現在已經六年多了,我們調研思考的問題是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現階段如何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答案是:從我省民眾每年持續半年的最大難題越冬供熱開始!從日常生活的冬季室溫提昇並保障足量足天供熱開始!這是市民百姓的最期望和最急需……
作為我國最北方省份,冬季的『幸福指數』中,供暖溫度的高低絕對是衡量的標准之一。冬季室內18度是否能達到『舒適』溫度?市民們是否認可這個最低溫度標准?多年來,民眾一直反映室溫18度太低。到底室溫多少度是理想的?專家認為,當室內溫度達到18時,正常情況下需要再穿一件厚外衣,這樣體感溫度可以達到23左右,人纔不會覺得冷,溫度比較適宜,會給人一種舒適感。具體的體感溫度多少,也與這件衣服厚度有關。但這件『厚外衣』應該多厚?相當於幾度?一直沒有被很好地研究。醫學專家認為,18至25度比較適合人的居住,而23度最好!室溫過高如30度以上或過低10度左右,不僅容易誘發心髒疾病,還易讓人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冬季供暖時,熱企需提供人性化服務、根據天氣變化實時調節供熱溫度。
居民室內溫度為18度,這個溫度青壯年尚可接受,對於年老體弱的老年人和抵抗力差的兒童來說有些偏低,對於有病人的家庭來說更顯溫度不夠。冬季18度的室內溫度不適用於我省許多公共場所,如醫院、幼兒園、學校和賓館等。以往哈爾濱市冬季一個最大的特點是『室外冰天雪地、室內溫暖如春』,但是近年來,哈爾濱市是室外寒冷、室內也不暖和,供熱問題已成為長期不能得到很好解決的難題。近些年,入冬後哈爾濱市有很多人到海南去避寒,室外天氣寒冷固然是主要原因,但也不能不排除室內溫度過低的因素。這部分人將巨大的潛在消費市場帶到海南,這對我省經濟發展不利。哈爾濱市只有將暖屋子的優勢延續下去纔能增強吸引力,同時也能避免人纔流失和人員外流。
據幾年來的供熱調研,一大部分熱用戶每年是要適時開窗放熱的,就是說其已經遠遠超出22度、以至28度;所以,提高供熱室溫最低標准,實施時主要涉及熱用戶人群,是處在各種特殊地理、特殊位置、特殊環境、特殊情況下的供熱持續沒有達標(18度)的居民熱用戶,而這些戶的問題,我們已經建議,要像精准扶貧一樣地精准摸排,精准解決,精准達標!要精准擴大供熱達標率,精准減少不達標死角。這些熱用戶室溫最低標准提昇工作,正好和上述工作一並進行,兩步並作一步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