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31日訊 新當選的省人大代表、伊春市雪林菌業有限責任公司經理徐立自從參加會議以來,心情一直很激動。連日來,她認真學習審議省政府報告,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徐立代表說,『作為一名省人大代表,我感到使命光榮,責任重大,這既是對我的一份信任,也是對我工作的鞭策和鼓勵。特別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大投入,大力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我要為這句話點贊!』
徐立說,友好食用菌研究所經過多年的刻苦攻關,終於在2011年進行地擺栽培成功,使秸稈的添加量達到了60%以上,實現了袋產乾耳1兩多的理想產量,使秸稈名副其實地成為替代木屑栽培黑木耳的新基質。2014年10月9日由市科技局組織省內專家參加的項目鑒定委員會對該科技成果進行了鑒定,專家們在鑒定意見中寫道:該項目研究在稻草和玉米秸稈粉碎機械及預處理技術、替代添加量等方面有明顯創新,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據資料顯示,我省年秸稈總產量達13671.52萬噸,如果將其利用10%栽培黑木耳,70億袋木耳按袋產乾耳0.9兩算,可產耳30多萬噸,按斤30元計,產值可達180多億元。木耳采收後,其菌糠可作為肥料還田,或加工成菌糠畜牧飼料,完全可形成農業循環經濟,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發展前景廣闊。
在審議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徐立代表建議在我省推廣秸稈栽培黑木耳,以玉米秸稈、玉米芯、稻草等為主料,以秸稈加工處理裝備、專用菌種及栽培管理技術組成綜合配套技術,選擇我省農業的主產區,並且有黑木耳栽培規模市縣建立示范區,由每個示范區再設若乾個示范栽培試驗點,通過示范引領作用,逐步擴大推廣。
徐立說,相信通過政府的積極引導,相關企業、部門、農村集體組織和農民的共同努力,建立起秸稈開發利用的長效機制,一定能夠推動農村走出一條經濟、社會和生態協調發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