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2月3日訊 2日,記者從省消協獲悉,中消協和澳門消費者委員會聯合發布赴澳門旅游消費提醒。據了解,澳門消委會與內地多個省、市消協(委員會)簽署合作協議,定立簡便快捷的處理機制,黑龍江省消協和哈爾濱市消協均在簽署協議的名單中,龍江人在澳門發生消費糾紛可回來後再投訴。此外,龍江游客在澳門消費發生糾紛時,可通過澳門消委會消費爭議仲裁中心進行調解及仲裁處理。
1.餐飲消費,注意計價單位
澳門部份餐飲場所,會收取『百分之十』(加一)或『百分之五的服務費』。另外,在法定節假日,澳門各類餐廳、飲食店或會收取額外的附加費。對以單位計價的食(飲)品,例如茶位、醬芥、小食等,問清是以『每桌』、『每位』、『每碟/碗/杯』等哪種標准來計價;以『時價』標示的食(飲)品,問清『時價』的標准。
2.購買黃金首飾,注意黃金含量和價格
澳門金飾零售市場銷售的黃金產品主要有足金金飾,以及俗稱為『K金』或『彩金』的飾品。商鋪只對『足金』首飾按當天國際黃金價格來確定買賣價格,對『K金』或『彩金』首飾通常會以一個『定價』來出售。澳門法律規定,商鋪要把黃金首飾的黃金含量、純度和價格(手工費用)等資料標注在發票內,消費者選購時要注意。
3.選購手表,注意產地來源
消費者在澳門選購手表時,要確定品牌的名稱,包括外文和中文翻譯、型號、功能等,並向商家索取發票、保存保證書(俗稱出生證明)和保修卡,保修卡要有商號的公司蓋章纔生效。
在選購商家所推介或聲稱『瑞士制造』的手表前,應當了解是否同時符合瑞士制造』手表的三個條件: (1)機芯為瑞士生產; (2)在瑞士完成組裝; (3)在瑞士完成生產者的最後檢測。
4.選購手機,注意是否保修
澳門銷售的手機有『行貨』和『水貨』都是原廠生產。對於『水貨』,通常不能享有免費保修服務,甚至被拒維修,或要繳付較高的維修費用。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要問清手機是否可以在內地使用,並使用自己的SIM卡來測試要購買的手機,切記向商店索取及保留購物單據。同時,購買其他電子產品時,要問清楚產品貨源、保修條件及范圍,尤其是否提供全國聯保。
5.乘坐出租車,注意收費規定
澳門出租車服務分為兩種,一種是的士服務(車身為黑色的士),另外一種是特別的士服務(電召的士)。澳門出租車/的士的計費較高,如遇司機不按照計程表收費、繞路等問題,可記下車牌、司機工作證號碼及乘坐時間,向澳門消委會(853-89889315)或交通事務局(853-88666363)投訴。不要乘坐沒有營業牌照(俗稱『白牌車』)的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