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2月4日訊 純正農家笨雞蛋、小笨雞、大鵝、蜂蜜、有機小米、大米、老味咸菜哪裡找?3日,2018年駐村扶貧工作隊新春農品匯熱鬧開市,來自全省各地的94支駐村工作隊帶著老鄉們的農產品走進省城哈爾濱。374種農特產品紛紛亮相農品匯,不僅展示了一年來我省農村脫貧的變化,更讓市民品嘗到地道的農家味兒。
走,帶上貧困村的雞鴨稻米進城。
3日上午,記者走進位於哈爾濱市長江路的省綠色食品交易中心,放眼望去,近百個展臺兩側都是寫有『駐村工作隊』字樣的宣傳標語,吸引了大批市民前來采購。有的市民推著小型的購物車,有的手提碩大的購物袋,采購了不少農產品。哈市67歲的高大爺盡管走路還有些蹣跚,還是跟老伴兒坐了近1個小時的車來到展會,買了不少五谷雜糧。『環境好、污染少,東西值得信任。花錢不怕,就怕買不到好東西。』他樂呵呵地說。現場可以看到,在每個展臺前,駐村工作隊隊長親自上陣當起推銷員。
齊齊哈爾市婦聯、市移動公司駐富裕縣林業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祝旭冬左手拿著一袋辣椒,右手拎著一只小笨雞,在展位前的介紹頗為幽默,『這是我們村婦女們種的辣椒,這是我們村養的小笨雞,兩樣一起買回家,您吃到的就是來自農家的原汁原味的辣子雞!』為了參加這次活動,祝旭冬精心挑選了村裡的特色產品,裝滿了小貨車,驅車5個多小時趕到展會。他希望讓更多的人知曉林業村的村民們正在通過勤勤懇懇的勞作,走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
『我們民樂村村民自己種的有機弱鹼鮮米,這種米煮粥40分鍾後米粒不散,還特別粘稠,冷後也不回生。』說這話的是省婦聯駐齊齊哈爾市富裕縣紹文鄉民樂村的扶貧工作隊隊長王彬,他正抱著一袋包裝不算精美的大米向駐足展位前的市民賣力地介紹著。『4元一斤,價格不貴,這還有檔次高一點的富硒米,6.5元一斤,您就放心買、放心吃吧,這不也為扶貧做貢獻了嗎?』看著實實在在的農產品,聽著『推銷員』王彬的介紹,很多市民表現出了濃厚興趣,一位市民一下子就訂購了10袋。
省農委駐克山縣北聯鎮民興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尹文傑在展位前忙得不亦樂乎,熱情地向過往市民推介村裡的綠色農產品,茄子乾、土豆乾、粉條頗受市民們青睞。尹隊長告訴記者,『去年到民興村開展駐村扶貧工作時發現,農戶們院前院後的土地大約在一百四十餘畝,農民種植的蔬菜,吃不了就曬成乾兒,卻沒想到把這些菜當商品外賣。於是,我們就鼓勵農民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在方寸之地做文章,小庭院裡發大財。』
舉辦新春農品匯,把這些來自貧困村屯的純天然、綠色無污染的農副產品送上省城人的餐桌,不僅僅是駐村工作隊的願望,也是當地村民們的熱切期盼。
民興村的蔬菜種植戶張大爺是跟著尹隊長一起來參加農品匯的,他想看看這些不起眼的菜乾兒怎樣變成開啟致富增收之門的『金鑰匙』。張大爺一臉喜悅地告訴記者,『沒想到家裡這不起眼的菜乾兒竟然賣上了好價錢,城裡來的扶貧工作隊真沒忽悠人!』
和張大爺一樣,很多貧困村的鄉親們在駐村工作隊的帶領下,把家裡庭院種植、養殖的富硒大蒜、紅辣椒、小笨雞、生態鵝帶到了農品匯上,成為炙手可熱的商品。
『這次參加農品匯,給我們村的貧困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最主要的是前方傳來捷報,會使後方的貧困戶增添信心。』采訪中,很多駐村工作隊隊長這樣說。
安山村的小榨豆油、西林子村的東北黑蜂蜜、同富村手工黏豆包、小南河村的老味凍豆腐,這些來自貧困村屯原汁原味、無污染的地道優質農副產品,如何能夠年年都走出村屯、走向市場?
據了解,在新春農品匯當天,省定點駐村扶貧工作辦公室與省商務廳共同打造了『定點駐村扶貧產品展示交易平臺』,建立永不落幕的駐村扶貧產品展銷會。通過該平臺,可生成種植、養殖和生產加工訂單,打造線上、線下兩個銷售渠道,讓貧困村的『農貨』出村,真正走進城市百姓身邊,促進貧困群眾脫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