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2月5日訊 綏芬河綜合保稅區積極探索園區功能創新,紮實推進園區產業結構調整,進出口加工、跨境產業鏈項目不斷取得新突破。2017年新增注冊企業56戶,貿易額完成2.42億美元,同比增長43.58%,過貨量實現100.45萬噸,同比增長226.8%。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4360萬元,同比增長14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29萬元,同比增長66.5%。新增固定資產投資2.3億元。
為充分發揮政策優勢,綜合保稅區積極復制自貿區政策,探索先進的管理和服務模式,努力簡化通關,為企業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2017年7月,綜合保稅區組建了投資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從招商、接待和洽談,到注冊、領辦帶辦、建設運營、產品推廣的全程服務。制定出臺的負面清單制度,解決入區審批門檻高,隱性條件、隱性審批多等問題。通過對海關監管系統昇級,復制自貿區『貨物分類監管制度』,解決非保稅貨物區內監管倉儲問題,區內企業閑置庫房得到充分利用。此外,不定期的聯席會議,面對面聽取企業反映問題,各部門聯合破解企業發展難題,全方位支持區內實體經濟發展。
綜合保稅區商和精釀啤酒項目負責人張洪濤對記者說,綜合保稅區不斷探索園區功能創新、主動靠前服務企業發展,消除了企業的後顧之懮,我們對企業未來在綏芬河的發展充滿信心。商和精釀啤酒項目目前完成投資6000萬元,4000萬元的德國、比利時、意大利等國家的啤酒生產設備正在加緊安裝。綜合保稅區萬泰俄羅斯水產品深加工項目也在加緊施工。該項目負責人李大鵬介紹說,項目計劃總投資6億元,建設佔地8.5萬平方米的水產品深加工、包裝印刷和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項目,目前已完成投資1億元,包裝印刷項目和跨境電商項目地下基礎工程已完成,正在安裝廠房鋼結構,預計年底前廠房可以封頂。
結合區位優勢,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綜合保稅區逐步做大綠色食品加工項目文章。綜合保稅區焱陽食品加工項目經過一年多的試運營,面點生產實現了常態化,該公司的產品已納入多家航空公司航空食品系列。無獨有偶,馳宇食品加工的面條暢銷省內多個城市,目前正在同美國、加拿大和新加坡的客商進行合作對接,在國際上尋找更大的市場。今年,在綜合保稅區管委會的支持下,公司投資20餘萬元,對廠房進行了昇級改造,為公司發展壯大蓄積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