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肇東大似海冬捕文化節現場。

穿上民俗特色服飾。
1月13日,天蒙蒙亮,身穿羊皮襖、頭戴狗皮帽的漁工們就在肇東市澇洲鎮安樂村大似海1米多厚的冰面上,拿著『十八般兵器』鑿冰的鑿冰、鋪網的鋪網,熱火朝天地忙活了起來。他們正為肇東大似海冬捕漁獵文化節的『冬捕』環節做最後的准備。在下網口前,漁工們把十幾米長的穿杆穿進冰眼,用鉤子控制穿杆牽引著繩子通過一個又一個冰眼,把長約八百米的大網從冰下如穿針引線般穿過,再慢慢拉開、收攏、合圍形成了捕魚的大網兜。
『出魚嘍!紅網嘍!』隨著年逾70歲的魚把頭一聲洪亮的吆喝,『大似海』冬捕現場再現『冰湖騰魚』景象。在隆隆作響的絞網機牽引下,十幾名漁工吆喝著將大網緩緩拉出冰面,一條條泛著鱗光的各類魚兒在水霧間跳躍而出。沈睡的雪野蘇醒了,寂靜的冰湖沸騰了。每當有大魚出網時,周圍都會響起陣陣掌聲和吶喊聲,而在一旁早已等候多時的買魚人也迫不及待地開始抱著大魚合影,挑魚撿魚,完全忘記了冬季的嚴寒。『冬捕第一網鮮魚,經過一年四季的覓食生長,肥嫩鮮香。買這紅網鮮魚,寓意連年有餘,就能圖個吉祥。』魚把頭邵江澤喜上眉梢地告訴記者,看眼前這些魚最大的三四十斤,最小的也有七八斤,這一網出魚量應該就在10萬斤以上,預計整個漁獵文化節期間將出魚30萬斤左右。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大似海冬捕漁獵文化節已連續開展5年,不僅已成為當地群眾冬季翹首以盼的一道『文化大餐』,寄托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更吸引了來自省內外的數千名游客。他們在觀看大規模冬捕的壯觀盛景、領略傳承幾代人祭湖醒網等古老捕魚方式的同時,更親身體驗著冰情雪韻所帶來的獨有樂趣與魅力。
如何把冬捕品牌做出特色、做大做強,實現冬捕『老樹開新花』?近年來,澇洲鎮圍繞『冬捕經濟』全力想辦法、做文章。從品牌打造、產品體系到資源合作、營銷策略,全方位包裝昇級,推進冰雪游、生態游有機結合,把『冷資源』變成了『熱產業』。在冬捕文化節燉魚大賽現場,50口移動式鍋灶前出現了50位統一身著濃郁地方特色服裝的農家大嫂,現場烹飪大似海野生魚。『咱大似海越冬的魚不但營養豐富,而且沒有腥味,吃起來香!我們這次用最傳統的大鐵鍋燉魚,待魚下鍋後,蓋上鍋蓋慢火燉一個小時左右,然後撒上香菜,讓游客免費品嘗』。一位參加燉魚大賽的大嫂介紹說,不可多得的純美食材再加上在烹制過程中器皿、火候、調料等的講究,看似簡單卻又口感豐富的鐵鍋燉魚已成為大似海觀光旅游不可缺少的獨特飲食項目。『第一次親眼看到這種大鐵鍋,而且一下看到這麼多個。這樣燉出來的魚的確吃著特別香、特別嫩』。游客溫德慧一邊品嘗一邊興奮地告訴記者。
從『養在深閨無人識』到一魚千金、一魚難求的『破繭成蝶』,古老的大似海冬捕不斷進行著全新的嘗試。今年冬捕節上,現場設立的快遞點幫助來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實現了把大似海的美味帶回家的願望。大似海的鮮魚出現在了大江南北,古老的冬捕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