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北林區興福鎮透井村的貧困戶家中早早就備好了肉蛋米面油等過年的『年貨』,不少貧困戶對新一年的美好生活有了盼頭。而這一切改變,都與綏化市政法委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入駐息息相關。2017年5月以來,隨著市政法委扶貧工作隊隊員和其他對口幫扶乾部們一次次深入貧困戶家中,細致了解他們的健康狀況、經濟來源、子女上學和醫療保險等情況,傾聽他們目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對生產生活方面的主要打算和訴求,貧困戶們的心裡慢慢『見了亮』。面對面的交談、心貼心的交流,重新點燃了貧困戶心中為富足生活努力的希望。臨近年關,政法委扶貧乾部們逐一為貧困戶送上了大米、白面、食用油等慰問品和慰問金,貧困戶們的心裡更暖了。
2017年5月初,工作隊進駐透井村,第一次對接見面會居然是在村民家裡進行,原來村上連個正經的辦公場所都沒有。『幫錢幫物,不如建個好支部。』扶貧乾部第一時間協調北林區委組織部和區檢察院,籌措資金20餘萬元,建設了200平方米的村委會,並配備了桌椅等辦公用品,徹底改變了透井村村委會沒有辦公地點的窘況。『從租用民宅到籌建村委會,我們不單單是要解決辦公場地的問題,而是通過村黨總支的掛牌、各種制度的上牆和組織會議的召開,能很好地宣傳村級黨組織的工作職能,讓廣大村民感受到組織的關心和幫助,大大提昇村民組織感和歸屬感。』真切看到村支部軟硬件強化後村裡的巨大變化,駐村工作隊隊長感觸頗深。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這是綏化市政法委扶貧工作的原則,不僅要求扶貧乾部在工作中做到根於心、踐於行,更以此衡量扶貧攻堅工作成效。政法委以文件形式印發《副處級以上領導乾部結對幫扶具體安排》,采取結對包戶、『不脫貧、不脫鉤、一幫到底』工作機制,將透井村57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幫扶任務分解到具體乾部,充分調動起廣大乾部的熱情和潛力,把村裡沒有的設施建起來、把沒有的產業引進來、把沒有做好的工作搞起來,讓村民切身感受到黨的好政策,日子越過越好,努力踐行著『一個不能少』的承諾。
扶貧乾部們除了利用各種節假日積極開展送生產資料、幫助建設雞鵝捨,開展文化幫扶、送溫暖活動等扶貧方式外,綏化市委政法委還利用原村小學建設光伏項目一個,帶動貧困戶30戶脫貧創收,並協調公安部門及北林區,對全村10個自然屯15個居民小組進行了實地勘察、規劃設計,投資10萬元購買視頻監控設備,建設50個點位的視頻頭,用信息化手段提昇農村平安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