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2月11日訊 最近一條,為『過年回誰家』90後新婚夫妻吵到抑郁的消息,引來了網友的關注。雖然因為過年回誰家這種小事而患上了輕度抑郁癥的屬於個例,但隨著獨生子女們已經長大成人,步入了婚育階段,尤其是異地結合的『雙獨』夫妻的增多,『究竟回誰家過年』成了很多夫妻糾結不已的事。
近日,記者就此話題進行了采訪,很多小夫妻坦言,曾經為了春節回誰家而鬧過不愉快。而回家過年,本是件喜慶事。如何避免不愉快的事件發生,不妨借鑒一下其他人的做法。
二胎小夫妻先各回各家再回小家過年
優點:兼顧各自父母,又增加了夫妻的私人時間和空間。缺點:夫妻『拆開』過節,似乎有點兒不人道。
采訪對象:王玲
王玲是冰城一名白領,1979年出生,老家在綏化,是一名獨生女。說起過年回誰家這個話題時,她笑了,『我和愛人已經達成了默契。愛人帶著大女兒回婆家,我帶著小女兒回娘家。』
王玲的大女兒十歲,小女兒三歲。王玲介紹說,她愛人家住在大興安嶺地區的一個偏遠鄉村,坐火車要倒兩遍汽車。2015年過年期間,小女兒剛出生不久,還在坐月子的她就沒跟愛人回婆家。那年的春節,王玲的父母來到哈爾濱,這讓她感到很愜意。『結婚最初那幾年,每次過年都回婆家,愛人家的親戚朋友特別多,我根本分辨不出誰是誰,再見面時我總是不敢打招呼,特別尷尬。』王玲介紹說。
前年,王玲的母親做了心髒手術,自從母親生病後,父親也是滿頭白發,顯得特別蒼老。王玲覺得,父母年紀大了,需要人陪。於是,她就和愛人商量,過年帶著小女兒回娘家,愛人則帶著大女兒回婆家。初五,她們再回到哈爾濱的小家,過個團圓年。
接來雙方父母一起過年
優點:把各自父母接到自己家裡,一大家子實現了真正的『大團圓』。
缺點:如果父母離兒女所在城市太遠,旅途奔波勞累,老人可能會吃不消。采訪對象:吳敬
在哈爾濱出生長大的吳敬,2008年奧運會前夕,在北京買房定居。愛人在外企工作,吳敬則在一家律師事務所做律師。兩人都是獨生子女,2012年女兒出生後,岳母去北京和他們同住,幫忙帶孩子。而吳敬的父母在北京郊區買了房子。過年時,雙方老人就聚到他們的小家過年。
吳敬介紹說,他的父母更喜歡在哈爾濱養老。『北京郊區的房子只有四十多平方米,而哈爾濱房子帶院子,夏天可以種一些蔬菜,還可以和老朋友聊天。因此,他們更喜歡生活在哈爾濱。只有快過年時,父母纔會來北京。』
擁有了北京戶口,有房有車,但吳敬還是說自己對哈爾濱的感情更深,『我和愛人都是哈爾濱人,同學、朋友也大多在哈爾濱。初三,我們會開車回哈爾濱參加同學聚會,雖說有些折騰,但年的味道就是團圓。』吳敬認真地說道。
雙方父母家都去過年好似七天游
優點:兼顧各自父母,實現了過年團聚的願望。缺點:旅途奔波勞累,孩子可能會吃不消。
采訪對象:梁艷
梁艷5歲的兒子感冒了,她不禁有些焦慮,『就要過年了,兒子吃藥、點滴怎麼都不見效呢?』她打電話向做醫生的同學抱怨著。『哪有那麼快,怎麼也得一周纔能見好。』同學回答說。其實讓梁艷焦慮的是每年回家的過程。
梁艷和愛人都是80後,又是獨生子女,大學畢業後留在哈爾濱工作。愛人老家在雞西,她老家在齊齊哈爾。每年過年,都是先從哈爾濱開車去雞西,『大年三十在婆家吃團圓飯,拜訪完各位親戚,初三,就開車去齊齊哈爾,拜訪娘家的親戚,初六返回哈爾濱。』梁艷說,整個過程下來,過年就好似七天游。光開車就要一千多公裡,孩子大人都挺累,可這是沒辦法的事。愛人是獨生子,他說什麼也得回去,要不父母太傷心,會以為他有了老婆就不認爹娘了。我也不想讓爸媽覺得,我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於是,只能是兩家都去,大人還好些,就是苦了孩子。』她有些無奈地說道。
雙方父母家離得遠每年只得輪流回
優點:二人的父母家都回,比較公平。
缺點:輪空的父母,那一年可能感到有些孤單。采訪對象:夏春芳
聊起輪流回家的話題,在上海工作的冰城姑娘夏春芳說,『我父母住在哈爾濱,公婆家在長沙,工作地點又是上海,要是雙方父母家都去的話,過年真要游遍大半個中國了,而且春節期間火車票、飛機票都不好買,所以我就和老公商量輪流去雙方父母家,今年回你家,明年回我家。』
夏春芳介紹說,沒有誰家父母不期盼著兒女回家吃團圓飯,如果能夠兩邊都兼顧自然是好,可如果假期和時間都不容許,再加上路途遙遠,孩子小,一個春節真的不適合兩邊跑,輪流去雙方父母家也是沒辦法的辦法。當然,這樣的過年去誰家也不是絕對的,比如雙方父母,有的身體不好,或有的有特殊情況,他們就會去那方的老人家。此外,孩子暑假時,大人也會利用休年假帶孩子去另一方老人家。
在夏春芳看來,現在通信業非常發達,平時回家少,可以多給父母打電話或進行微信視頻。雖然,過年輪空的父母,可能會感到孤單,但過年時一定會和他們視頻,讓孩子給老人拜年,盡最大可能消除父母的孤單感。
專家觀點:家庭成員之間應互相體諒
婚姻家庭諮詢師徐磊認為,按傳統習慣,通常是媳婦跟老公回婆家過年。但隨著時代發展、社會進步,人們的觀念也在變,尤其是異地結合的『雙獨』夫妻增多,去了一家,另一家難免冷清得不像過年。過年回誰家,解決這個問題,沒有最好,只有合適。現在步入婚姻的80後、90後,獨生子女偏多,而且大部分都在異鄉打拼,過年回誰家就需要兩個家庭,父母夫妻之間互相體諒。
對於父母來說,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相互體諒和寬容。雙方老人要體諒孩子的難處,兩個年輕人要贍養四個老年人不容易,應該盡量讓孩子把年過得輕松些。小夫妻也應該學著慢慢成熟,學會用體諒和尊重的心態來解決問題。
過年回誰家過年?對於這個問題。徐磊建議小夫妻,可以去比較年長的那一方父母家,畢竟上歲數的人更需要陪伴。如果夫妻雙方,一方是獨生子女,一方有兄弟姐妹,那麼可以先照顧獨生子女的父母。原因很簡單,他們就一個孩子,過春節時,你也不忍心讓他們老兩口孤單地吃飯吧。『孝順父母,不只在過年的時候纔能體現,平常一些微風細雨的關懷也很重要。與父母分隔兩地的,除了經常打電話、視頻聊天,給他們郵寄禮物,也應常回家看看,以此來淡化獨生子女的父母在春節期間對團聚的渴望。』徐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