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5日訊 (記者 陳顯春) 綏棱黑陶是省級歷史文化遺傳,有100多年歷史。綏棱黑陶獨有的燒制手法與故宮博物院館存黑陶一模一樣。黑陶制作大師的個人藝術修為,決定了現代黑陶的品質與藝術價值。隨著老一代黑陶制作藝人漸漸老去,新生代黑陶傳承人寥寥無幾,培養黑陶傳承人既是保護黑陶傳統制作工藝不流失、不斷代。
2月7日,在綏化市綏棱縣城東綏棱陶源陶文化藝術開發有限公司的車間裡,東北網記者與黑陶制作市級雕刻大師趙銀環會面。她現在正致力於研發黑陶實用器具,她的目標是成為國家級制作大師。

趙銀環介紹獲國家金獎作品。

趙銀環向東北網網友拜年。
2007年初,趙銀環開始跟黑陶廠裡老藝人學習打光、雕刻。綏棱黑陶好就好在它的每一道制作工序都精益求精。據趙銀環介紹,綏棱黑陶選土就有講究,選擇地表1米以下粘性好、成分好的黃粘土為原料,纔能燒制出黑色純正的黑陶。篩選好的黃黏土經1個月的浸泡,再經1個月的攪拌,然後在經過出泥、揉泥、拉型、修型、拋光、乾燥和燒制等30多到工序,光澤柔和、質感美麗的黑陶作品纔大功告成。
趙銀環說,綏棱黑陶用煤窯燒,溫度控制到700℃—1000℃,窯裡放柴草,通過柴草的煙熏滲碳,大量碳離子被陶坯吸收,形成黑色,既得黑陶。因此,黑陶有活性炭的功效,也有調節濕度的作用。
采訪中,趙銀環拿出三件黑陶對比,有兩件竟然不是燒制的,而是土坯上噴黑漆,另一件為打鞋油和瀝青遮掩。趙銀環現場演示用水衝,真黑陶吸收水分能力強,假黑陶表面做工粗糙不吸水分。趙銀環告訴記者辨別真假黑陶的方法除了用水,用手電照也可以檢驗,真黑陶有金星閃爍,這是因為土裡含有金屬和礦物質。而假黑陶對身體有害。
據趙銀環介紹,陶源陶文化藝術開發有限公司現有省級高級雕刻師7名,國家級1名,市級5名。公司獲30多項國家級獎項,專利11項,每年銷售額200多萬元。趙銀環正在研發黑陶實用器型,如茶具和餐具,因為黑陶透水性好,做茶具和餐具內膽必須是陶瓷,外面是黑陶。為此,研發技術上難度很大,如果成功,還可以往酒具上發展,目前市面上還沒有黑陶酒具。傳統要繼承也要發展,趙銀環在黑陶的基礎上,又研發了彩陶和紫陶,她為做實驗花費了10多萬元。
趙銀環說,她現在雖是市級大師,因資歷等條框約束,現在還評不上國家級,相信過幾年就會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