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其艱難,纔更顯勇毅;惟其篤行,纔彌足珍貴。從思想觀念的破冰,到利益格局的重造,再到發展方式的重塑,改革之路從無坦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全面深化改革,衝破束縛各方面創造活力的體制機制障礙。整頓作風優化營商環境實質是一場體制改革、機制創新,也是一場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戰,一般地抓不行,小打小鬧也不行。要堅持刀刃向內、勇於自我革命、堅決革除弊端,推動重要領域改革攻堅戰取得突破,為解決作風和環境問題提供制度保障。
從哲學意義上講,『革命』是事物的質變和飛躍,『自我革命』是主體自覺進行自我揚棄的過程。自我革命,意味著勇於堅持真理,隨時修正錯誤;意味著不斷提昇自我,確保肌體的健康與活力。隨著改革艱巨性、復雜性、系統性愈加凸顯,更需要把體制改革、機制創新作為核心任務,以制度創新撬動改革大局,用制度活力推動改革進程。刀刃向內、自我革命,考驗著擔當精神,也考驗著執政理念。深化改革,改到深處是利益調整,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攻克體制機制上的頑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
要推進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改革,用好治本之策。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改革是涉及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次深刻變革,也是解決作風和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一些黨政部門職權設置交叉重疊,造成行政資源浪費。我省事業編制總量全國排名靠前,財政負擔沈重。有的事業單位機構臃腫、人浮於事,有的事業單位職能相近、分散設置,可以共享的資源沒有充分利用。
有的功能定位不清、『兩頭佔』,既保持公益屬性,又參與市場競爭。還有的規模過小,公益服務能力薄弱。我們要深入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把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改革作為整頓作風優化營商環境重大舉措,大力度向前推進。
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啃下『硬骨頭』。推進改革難,難就難在轉變思想觀念,難就難在觸及既得利益,國企改革這個硬骨頭啃不下來,對龍江營商環境的負面影響很大。總體上看,我省國企改革是滯後的,大大落後於發達地區。究其原因,是有的乾部總想當『太平官』,不願改、不想改,得過且過,對改革沒有積極性。有的私心作怪,對改革不敢碰,怕得罪人、影響政治前途。農墾、森工都是計劃經濟時代形成的,體制機制落後、行政化傾向嚴重,帶來一系列問題,廣大乾部群眾都期盼改革。黨中央對農墾、森工改革已經作出明確部署,農墾、森工要從政企分開破題,按步驟紮實推進。
要繼續推進簡政放權,提昇『含金量』。該放的放不下去,該管的管不好,該服務的效能不高,直接的表現就是作風不硬、環境不優。近年來,我省推進『放管服』改革取得明顯成效,但問題仍然存在。有的簡政放權還不到位,部門利益至上,明放暗不放、左手換右手,放小不放大、放虛不放實。有的把工作和責任下放了,但權力還自己把著,導致基層接不住、管不好。有的審批事項換個『馬甲』,轉移到『紅頂中介』。有的辦事流程仍然復雜,流程優化還有很大空間。我們要向這些頑疾開刀,不斷提高服務質效,切實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難、辦事慢、多頭跑、反復跑的問題。
改革爭在朝夕,落實難在方寸。實踐證明,體制改革、機制創新能否紮實落地,關鍵在人,抓和不抓大不一樣,虛抓和實抓大不一樣。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是有利於人民利益的事,是有利於落實新發展理念的事,是有利於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的事,我們必須以披荊斬棘的勇氣、勇往直前的毅力、雷厲風行的作風將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向縱深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