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體育
搜 索
礦工教練孟慶餘:把煤城變為冬奧冠軍之鄉
2022-02-28 08:10:3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耿聞 高博 孫銘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王濛和教練孟慶餘(右)、馬慶忠在一起。圖片由龍煤集團提供

  黑龍江日報2月28日訊 『煤城「滑」出了10位世界冠軍,「礦工兒女」獲得7枚冬奧金牌、177枚世界級比賽金牌!』北京冬奧會時,這樣一則消息備受矚目,人們都想知道七臺河市這座煤城是如何培養出這麼多世界冠軍,創造世界短道速滑奇跡的。

  答案還得從煤說起。1969年,18歲的知青孟慶餘『上山下鄉』來到七臺河新建煤礦,當上了一名光榮的采煤工人。七臺河的煤礦大多是夾在岩層中的薄煤層,許多地方的煤層只有半米高,工作環境相當艱苦。在前輩及工友們的感染下,孟慶餘工作踏實、肯乾,在井下攉煤一個頂倆,別人都是兩個人合抬一棵頂子,他一個人就能輕松搞定。冬季勞動之餘,他常到礦上中小學冰場滑冰,邊滑邊琢磨,越滑越出色,很快便破了地區記錄,並成為一名速滑教練員。

  1974年七臺河滑冰隊成立。為了能讓孩子們准時訓練,孟慶餘每天2時起床,裹上厚厚的棉大衣,套上牧羊人穿的大氈靴,頭臉圍得嚴嚴實實,灌好水箱,拉上沈重的鐵爬犁,然後繞著冰場一圈圈密密實實地澆。一場冰澆下來,皮手套濕透,手凍得又紅又腫。盡管非常艱苦,但他硬是咬牙堅持著。孟慶餘常說:『離開礦工的後代,再優厚的條件我也培養不出世界冠軍。』在孟慶餘看來,自己的使命就是將這些礦工兒女的潛力激發出來,傳承下去。

  一次次優異的成績、一個個冠軍頭銜接踵而至。在七臺河市體委任教練、體工隊隊長的22年間,孟慶餘作為『總教頭』,冬奧會短道速滑冠軍楊揚、王濛、范可新、孫琳琳,世界短道速滑冠軍張傑、王偉等,都受到他的啟蒙。在一代代七臺河運動員、教練員的接續奮斗下,這座小小的煤城已『滑』出10位世界冠軍,共獲得7枚冬奧會金牌、177枚世界級比賽金牌、國家級大賽金牌535枚,16次打破世界紀錄。

  孟慶餘把根深深紮在七臺河,將一生都奉獻給滑冰事業。不是在冰場上,就是在去往冰場的路上。他曾在述職報告中深情寫道:滑冰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即使有一天倒在了冰場上,我也無怨無悔!

  2006年,孟慶餘在去往哈爾濱上課的途中遭遇車禍殉職。孟慶餘走了,但七臺河的冰上事業仍在傳承。他的弟子董延海和張傑夫婦,放棄國外優越條件,毅然歸國回鄉。曾任楊揚教練的董延海擔任了七臺河短道速滑特色學校總教練;張傑創辦中國·七臺河特奧速滑隊,3名隊員在世界特奧會上奪得4塊金牌、2塊銀牌,實現了七臺河短道速滑『殘健共榮』。2019年,七臺河職業學院短道速滑訓練中心成立,張傑擔任主教練,招錄的大都是本市和各地的礦山、農村學子。

  第三代教練員,馬慶忠和趙小兵繼承孟慶餘的事業,輸送了冬奧會冠軍王濛、孫琳琳、范可新和世界冠軍王偉等80餘名優秀短道速滑運動員。在全國短道速滑錦標賽上奪得銀牌的張利增,放棄上海高薪工作,回到七臺河後成為短道速滑第四代教練。2019年,張利增被選調到短道速滑國家隊,在金善臺主教練旗下任助理教練,之前在北京冬奧會奧組委任短道速滑裁判組裁判員。

  北京冬奧會奪得接力金牌後,范可新說:『接力傳承,慶餘恩師、楊揚和王濛姐姐,我們都是七臺河人,不希望在我這一棒沒有接上;我這次完成任務了,也希望以後有更多的東北、黑龍江、七臺河的孩子能接上我這一棒。』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