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現場
搜 索
車庫『救人』!東北網記者體驗110接線員的一天
2018-03-01 10:04: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佘雨桐 郭麗穎 包海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3月1日訊(記者 佘雨桐 郭麗穎 包海多) 2月28日,伴著飛揚的大雪,經過一天的培訓,我終於成為了哈爾濱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的一名『接線員』。

記者在接警大廳接線(前排左二)。

  因為采寫新春走基層稿件,對這份工作也並不陌生了,但真的讓自己獨立上崗,接聽報警人的電話,心中多少還是有一絲忐忑的。可是在這裡,警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容不得心情平復,第一通報警電話就接進來了。

記者在接線總機查詢警情。

  初涉警務『黑科技』

  『喂,110嗎?』經過半秒的停頓,我竟自然的回答出:『您好,110報警中心,您什麼事情報警?』……能夠自己獨自完成接警、派警工作,真的要感謝110報警中心的『黑科技』。

   哈爾濱市110報警中心使用的哈爾濱公安指揮平臺,融合了110、122兩個報警平臺,也就是說,市民在哈爾濱市區內撥打這兩個電話中的任何一個,都是同一班組接線員在接聽電話。

  以往,很多人印象中覺得110指揮中心應該是電話聲此起彼伏,但其實110指揮中心根本聽不到電話聲響,因為話務機上的提示燈一亮,就說明有報警電話呼入,系統自動接線並彈出接警單,接線員只需人工問詢、記錄警情後,系統再自動將警情派發至報警人所處地點的派出所出警。有時報警人講述不清自己所處地點時,系統還會根據報警電話信號源自動定位地點,誤差在1000米以內。

今天當班的接線記者(右一)。

  車庫『救人』

  2月28日下午,110指揮中心的同事們就靠定位功能救助了一名醉酒人員。

  14時32分許,一名醉酒男子打進報警電話稱,自己喝多了,摔倒在雪地裡起不來了,請民警救助。因男子無法提供有效地點,接線員只能依據定位找到了醉酒男子所在地派出所民警,民警出警在上夾樹街附近找到該男子並將其帶回派出所。

  但再強大的科技,有時還是要靠人發揮聰明纔智。20時40分許,接警大廳帶班班長楊博接到一通報警電話,一位年約50歲的男子稱,其乘坐賓縣到哈爾濱的客車,途中睡著了,醒來時,自己乘坐的客車已經停進了車庫。

  因男子無法提供任何有效信息,無法派警,楊博只能引導男子查找客車前有無車輛電話,讓男子嘗試自救。『已經打過了,我電話欠費停機了,只剩20%電量了,就能和你們通話了。一定要幫幫我啊,這麼冷的天,我在車庫呆一夜,不凍死也得餓死啊。』楊博耐心安撫男子情緒,隨後,引導男子跳車窗出去查看車牌號碼,結果男子不認識字母,只能提供黑7323。考慮到男子手機電量,楊博讓男子先掛斷電話,過會再撥打110。

  隨後,幾名同事分工合作,一人聯系賓縣客運管理部門,一人聯系交管部門,都查詢不到該車輛,一人查報警電話方位,但因車庫位置結構、基站設置等原因,無法獲取男子所處位置。最終,還是一名同事在網絡上查詢到多年前的一張賓縣客車時刻表,上面有一趟客車的車牌信息和男子提供的車牌信息數字部分完全吻合。

  記者撥打了客車時刻表上注明的車主電話,電話接通後,車主表示自己已經將車輛轉讓,不過可以幫忙聯系到現車主和駕駛員。三分鍾後,客車駕駛員的電話接入報警中心,駕駛員表示,自己駕駛的這輛客車運行時間較晚,加上下了雪天又黑,到站時自己喊了幾遍讓乘客下車,也沒檢查一遍,就將車停進車庫下班了,沒想到還漏了一名乘客,自己馬上回車庫『救人』。

  21時10分許,該客車駕駛員再次來電稱,遺留男子已從車庫中『救』出,遺留男子也通過駕駛員的電話對接線員們表示感謝。聽到那一聲『謝謝』,很是驕傲!

接線員王寅正在接線。

  警務榮譽『耳麥』

  除了系統的提檔昇級,更多的還是接線員的辛勤努力和默默奉獻。我的『師傅』王寅是一名32歲的新手奶爸,幾天前剛剛經歷了一場生活的考驗——出生僅70天的女兒被診斷患有先天性心髒病。而這個消息還是妻子把女兒送進重癥監護室後撥打110電話時王寅纔知道的。可此時,王寅仍坐在我身邊接著一個又一個報警電話,為報警人提供服務。

  110報警中心接警大廳有四個班組,每班組9人,一個班組四天內要負責一天一夜的接線工作。巨大的工作量,讓上早班的同事養成了不吃午飯的習慣,上晚班的同事養成了不吃早、晚飯的習慣。工作中,大家餓了就吃點餅乾,喝點水充飢,水也不敢多喝,喝多了上廁所是要請假的,一人請假餘下八人就要承擔更多的工作。

  我從早上8點接線到晚上10點,喝了一杯水,上了一次廁所,下嘴脣乾裂了一個血口子,接線耳麥戴了一天,耳朵上留下了深紅的印記。摘下耳麥的那一刻,我在想,我靠短暫的熱情和新鮮感在這裡工作了一天,可我身邊很多接線員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十餘年,他們又是怎麼堅持的呢?或許我們的歲月靜好,就是他們在負重前行吧。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