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7日訊 2017年,黑河市通過實施『制定一個規劃、推進三個治理、鞏固兩個成果、建設一個體系』『1321』工程,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有效推動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邁上新臺階。
摸清底數,科學編制環境治理規劃。市國土局成立環境調查辦,會同縣(市、區)局通力配合省國土廳規劃調查組全面開展調查。加強上下銜接,做好資料收集、實地核查和業務部門溝通協調工作,形成省、市、縣業務共擔、數據共享機制,努力使調查實現『嚴、實、准』。去年7月底前完成全部調查,並形成調查報告。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結合黑河實際制定市(縣、區)規劃實施方案,針對全市新建礦山、生產礦山、關閉礦山和歷史遺留礦山的不同情況,明確重點區域、任務目標、完成時限和推進措施,實現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黑河市積極推進已關閉煤礦履行礦山環境治理。對能夠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的8家煤礦完成項目實施方案制定和啟動治理准備工作,創新模式抓好紅旗煤礦治理與青儲項目相結合、金山煤礦治理成建設用地納入罕達汽鎮小城鎮建設項目;以盜采區域為重點,啟動罕達汽鎮周邊區域隱患點環境治理。項目區治理面積13.69公頃,現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0%,預計2018年竣工驗收;推進沙金過采區歷史遺留礦山恢復治理。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縣區政府制定沙金過采區治理規劃,分步實施,並結合光伏發電、沙棘產業等項目抓落實,全年完成包括沙金過采區治理的6個山水林田湖項目。
為進一步凸顯示范作用,黑河市積極鞏固西崗子煤礦環境治理成果,打造礦山環境農業示范園。西崗子煤礦投資5000餘萬元實施礦山環境治理,通過項目嫁接,利用政策疊加,增加耕地指標,實現環境治理復耕復綠綠色礦山建設與耕地佔補項目互補,打造『廢棄礦山變良田』的新亮點,得到省國土廳充分認可,擬撥付358萬元專項資金對該區域進行整體規劃,用3年時間打造環境治理示范礦山。
鞏固宋集屯煤礦環境治理與產業項目相融合成果,變廢棄地為產業園。利用宋集屯煤礦關閉後的355公頃土地招商引資,發展農業養殖、觀光旅游、寒地試車產業項目,走開發式治理新路子,成功引入金鼎公司。
以創新發展理念為統領,按照『綠色礦山』建設要求,完善形成綠色建管體系,實施開發與保護的全過程監管。嚴格礦山開發准入管理,認真落實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使地質環境保護和治理始於批礦、伴於開礦、顯現於閉礦。因礦施策、因地制宜,實施礦山環境多元化治理。新建礦山高門檻准入,引導企業建設綠色礦山;生產礦山過程嚴管,邊生產邊治理環境,保護環境貫穿生產全過程;關閉礦山履行好礦山治理責任,關閉與治理同步;歷史遺留礦山從政策上給予支持,吸引社會資金以招商引資的方式推進治理,形成『新老問題』統籌解決的恢復和綜合治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