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摒棄舊習俗不再擠"二月二" 正月理發店生意紅火
2018-03-08 09:38:00 來源:大慶網  作者:谷淑敏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理發店的生意很火。

  東北網3月8日訊 在國人的傳統習俗裡,有『正月不剃頭』的說法。以往,為了能在年前剃上頭,很多人在理發店排隊等候到深夜。

  而今,那些年前排隊等著剃頭的情景,已成了回憶。很多孩子都會趁著開學前,剃一個頭,帶著滿意的發型迎接新學期的來臨。

  舊習俗遭摒棄

  3月4日下午,東風新村七區一家理發店,幾名家長陪著孩子排隊等著理發。

  理發店內,3名理發師耐心地跟孩子溝通,了解他們想要的發型後,手中的剪刀開始飛舞。

  一名學生家長告訴記者,本該在開學前給孩子剃頭,但走了幾家理發店,發現人都不少,所以就沒剔上。趁著周末有空,趕緊帶著孩子把頭剃了。

  另外一名家長表示,他家孩子年前就該剃頭,但年前大人都太忙了,沒擠出時間陪孩子去理發店。

  所以年初三,看到有理發店開門了,他就趕緊帶著大兒子去剃了頭。這次,他是陪著小兒子來剃頭的。

  記者詢問幾位家長,是否聽說過,『正月不剃頭』的說法。有家長表示,聽說過,也有家長很好奇,反問記者,還有這樣的說法嗎?

  表示早就知道這種說法的家長說,那些都是一些舊的習俗,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年人,纔會去講究。現在都是新時代了,很少有人還會相信那些。

  『我剛纔帶孩子出門時,就是婆婆提醒要給孩子剃頭的。』一位年輕的媽媽說。

  這位媽媽也順便要燙頭。她說,年前事情太多了,看到理發店裡人多,她就沒燙成。趁著現在有空,就過來了。

  『一般不是都在年前燙頭嗎?』記者問。

  『過年待在家裡,燙了新發型也沒人欣賞。現在上班了,正好燙發,美一美。』這位媽媽幽默地說。

  理發店生意忙

  『現在還講究「正月不剃頭」的顧客很少。』年輕的理發師說。

  據理發師介紹,前些年,因為顧及正月不剃頭的習俗,很多人都在臘月二十八九理發。

  因為這次理完了,要過完正月纔能再理發。所以,很多頭發長得快得顧客,年前會排隊到理發店剃頭。尤其是女性,趁著年前燙發,本來燙染的過程就慢,所以排隊等到深夜並不奇怪。

  那時,從除夕一直到『二月二』,理發業都是淡季,一些店家甚至在這一期間歇業。

  但這兩年卻不一樣了,今年,他們年初三就開門了,早晨就有人來理發,是兩名年輕人。接著,陸續就有顧客上門。

  尤其是開學前幾天,店裡的生意很火,多數都是學生。

  一位等候理發的中年男士說,正月不理發的說法,他小時候就知道。那時,母親是真的不讓理發。長大工作後,能自己做主了,他就不管這些了。

  『都是舊習俗,沒人會在乎。頭發啥時長了,啥時剃。』中年男士說。

  隨後,記者走訪幾家商場內的理發店和萬寶附近的幾家理發店,看到的情形都差不多。

  相關鏈接

   『正月不理發』哪兒來的?

  以前,正月不能理發的風俗影響很大,人們普遍是在臘月理一次發,然後等到二月二『龍抬頭』纔會再進理發店。

  對於『正月不理發』的這一習俗,一般有兩種說法。但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都認為『死舅』是被人誤傳所致。

  正月裡剃頭——『思舊』

  正月裡任憑頭發瘋長,卻絲毫不能侵犯,否則對舅舅不利。『正月裡剃頭,死舅舅。』多嚇人,舅舅的安危系於外甥的頭頂。直至二月初二,纔有了剃頭的自由。

  外甥的頭發因何與舅舅的性命有了瓜葛?

  據了解,古時候,漢民族的男兒一直都是蓄發的。大家信奉的是『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有所損傷也』。所以未成年的男孩,頭發覆頸披肩;成年後,就束發為髻。

  清軍入關後,清朝統治者強迫漢人學滿人的樣子,剃頭留辮子。從額角兩端引一直線,直線外的頭發全部剃去,僅留顱頂發編成辮子。並發布『剃發令』,規定官軍民一律剃發,違者論斬。『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就是當時的做法。

  這場頭發的變革著實惹惱了很多漢人,遭到了民眾的反對,『寧為束發鬼,不做剃頭人。』江南士子認為剃頭是對他們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卻遭遇了清政府的殘酷鎮壓,上演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幕幕悲劇。

  意大利人衛匡國曾寫下《韃靼戰紀》,記錄了中國南方漢民為保衛頭發而戰的情況:士兵和老百姓都拿起了武器,為保衛他們的頭發拼死斗爭,比為皇帝和國家戰斗得更加英勇,不但把韃靼人趕出了他們的城市,還把他們打到錢塘江,殺死了很多韃靼人。實際上,如果他們追趕過去,也許會收復省城和其他城鎮,但他們沒有繼續發展勝利,只滿足於保住了自己的頭發。

  為剃頭不惜掉頭,這是意大利人很難理解的。

  但是,脖子畢竟硬不過鋼刀,最後,漢人被迫剃發,雖然如此,他們卻用別的方式表示反抗。正月不剃頭就是其中一種。

  舊時,人們很重視正月,認為正月是一年的開始,正月裡很多事是一年的兆頭。所以正月一個月不剃頭,意味著一年都沒有剃頭,以此來緬懷祖宗,思念明朝舊制。也就有了『正月不剃頭——思舊』這句話。

  這種習俗在流傳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因『思舊』遭到政府的清算,就演變成了『正月不剃頭——思舅』,用『思念舅舅』來為正月不剃頭做注解。後來,『思舅』被訛傳為『死舅』,以訛傳訛,也就有了後來『正月裡剃頭死舅舅』的說法。

  正月裡剃頭——『思舅』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貧窮的理發匠,很愛自己的舅舅。然而到了正月,理發匠卻因為沒有錢給舅舅買一件像樣的禮品而發愁。

  串親的日子到了,理發匠靈機一動,挑著剃頭挑子來到舅舅家,精心為舅舅剃頭刮臉。

  等到舅舅出現在酒席前時,親朋好友無不誇贊理發匠的手藝高超,說舅舅看上去年輕精神了許多。

  舅舅很高興,說這是送給他最好的過年禮物,還約定每年正月給他來理發,看看手藝是否有長進。

  多年後,舅舅去世。每到正月,理發匠都對著剃頭挑子思念舅舅,為不能再為舅舅盡孝而傷心……

  後來,『思舅』也被訛傳成了『死舅』。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