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隱藏在大森林裡的歷史 大興安嶺發現史前岩畫總幅數近4050幅
2018-03-08 10:50:11 來源:東北網  作者:侯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3月8日訊(記者 侯巍)從2011年以來,在廣袤的黑龍江大興安嶺密林深處,先後在12個縣、區、林業局發現了39處岩畫遺址,岩畫總幅數近4050幅,成為目前黑龍江省發現岩畫數量最多、區域最廣、歷史最久、內容最豐富的地市。

岩畫。

  經中國岩畫專家組現場考察確認,大興安嶺岩畫為距今10000年左右的舊石器晚期繪制,為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岩畫。

  據悉,2011年開始,大興安嶺地委宣傳部在全區范圍廣泛征集岩畫線索,先後發現了多個岩畫遺址。2015年春季,一條勁松鎮西山發現疑似岩畫遺址的信息報到地委宣傳部,地委宣傳部立即安排文化產業辦負責人專程趕赴實地查看,並將岩畫圖片傳給省文物考古專家,經省考古專家鑒定,此處岩畫為舊石器時代岩畫。

岩畫。

  幾年來,相關人員還分別在新林區塔爾根、翠崗、碧洲、塔源陸續發現了近百幅較為清晰的岩畫,多為象形的花、蛙、魚、人形等動植物、圖騰、祭祀圖案,也有部分殘缺不全的畫面。

  2016年8月,黑龍江省文化廳與大興安嶺地委宣傳部組織考古、文物專家,對大興安嶺松嶺區勁松南線石壁岩畫、勁松西山岩畫和古源石林岩畫三處彩繪岩畫點進行現場考察,經過考察論證,專家組一致認為,松嶺區新發現的勁松、古源三處岩畫點,填補了大興安嶺彩繪岩畫在表現形式、岩畫內容、創作手法等方面的空白,是大興安嶺迄今為止發現的保存最完好、數量最集中、內容最豐富的彩繪岩畫,其圓形帶光芒的『太陽神』、人形與動物的豐富組合等,均是黑龍江地區首次發現,對全國乃至東北亞地區岩畫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2017年初,在距離新林區新林鎮東南方5公裡新林林場施業區110班塔哈爾河東岸再次發現百餘幅描繪頭戴面具的薩滿、太陽神、狩獵、三界圖、跳舞等古代人類在此生產生活、祭祀場景的圖案。岩畫畫面清晰、內容多樣,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處離中心鎮較近的遺址,同時也是在大興安嶺地區較為罕見的大規模岩畫遺址。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