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哈爾濱3月12日電 1月17日,黑龍江(農民)大豆競價銷售專場交易會暨黑龍江大豆交易中心(籌)海倫市揭牌。在交易會現場,買賣雙方直接對接洽談競價,全天交易量達9.38萬噸。
創新農產品銷售模式是農業大省黑龍江近年來的現實選擇。
近年來,黑龍江省農業戰線為國家糧食安全和全省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農民收入穩步提昇,農民創業呈現良好勢頭。去年,糧食總產1203.76億斤,實現『十四連豐』,連續5年穩定在1200億斤以上,連續7年位居全國首位。農民收入達到12665元,增幅7%,高於全省經濟增速。
在當前國家糧食收儲制度改革以及國內健康性消費支出及『純天然、綠色、有機』等高品質食品、乳制品、畜牧產品需求明顯上昇,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不斷湧現等經濟發展新變化背景下,黑龍江省省長陸昊曾在去年5月召開的農產品營銷大賽啟動暨農民創業工作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上說,要進一步審視發展現代農業所具備的優勢、潛力及存在的差距、不足,看到不變的是黑土地上的一片片糧田,變的是種植、營銷的理念和手段;引導和鼓勵廣大農民轉變觀念,激發內生動力,積極投身農產品營銷,提昇價值鏈,靠『賣得好』進入市場;靠『賣得好』倒逼帶動『種得更好』;靠『賣得好』形成更多經濟活動;靠『賣得好』讓更多農民走上致富道路。
為了讓更多農民更快走上致富道路,黑龍江省連續三年召開大規模農民創業大會,引導推動農民面向市場,從事把農產品以高於國家最低收購價賣給市場的種植、養殖、加工、銷售等各種活動。提出農產品營銷十六條、少賣水稻多賣大米四條路徑和農民創業八條路徑,推廣應用點對點、全生產過程展示、集團或個人定制營銷和眾籌、拍賣等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全省農村電商線上交易額超過120億元。農民創業人數達150萬人、創業純收入320億元,近三年平均增速分別為40.9%、42.4%。
今年,黑龍江省的農業發展鎖定『高質量』,其中銷出高質量,拓展價值鏈增收空間就是重要一環。
注重展銷推介。統籌安排好各類展會、推介會,有組織地幫助企業和農民合作社找市場。完善和推廣『一個主產市對接一個主銷區、落地一個核心營銷網點、發展一批直營店或代理商』的辦展模式,辦好在天津、廈門的黑龍江省優質農產品推介會和北京年貨大集,組織參加農交會、雙創雙新博覽會。
注重打造品牌。將品牌建設與『三區』『三園』建設、綠色食品產品認證等緊密結合起來,全省要再遴選培育一批叫得響、過得硬、有影響力的區域公用品牌。要切實采取產權股權重組、企業間合約、特許經營許可等措施,整合做大做強綠色食品品牌,力爭5年內培育打造50個著名農產品品牌。強化品牌質量管控,建立品牌目錄制度,實行動態管理,確保品牌的『含金量』。
注重市場建設。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建設田頭預冷、分揀包裝、初加工、倉儲等設施設備,加快建設和完善省政府確定的重點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建設稻米交易中心和國家級海倫大豆產地市場,構建農產品市場集群。培育好農村經紀人隊伍,充分發揮其聯結田間地頭和市場端頭的紐帶作用。健全農業市場信息發布制度,回應市場熱點,引導農民生產。
注重電商發展。重點完善以大米網為核心、輻射各市縣的農產品電商平臺,力爭每個市縣都建設一個有運營能力的電商平臺,力爭全省8967個村級益農信息社全部開通農產品營銷網店。加快推進生產資料和畜產品入網銷售,強化入網產品質量監管,提昇大米網政府公信力。大力推廣眾籌、私人訂制、網上交易、拍賣等現代營銷方式,擴大網上拍賣的交易范圍和規模。